“秋水轩倡和”与清初词坛风会
内容提要 | 第1-7页 |
绪论 | 第7-10页 |
第1章 清初词坛概况 | 第10-16页 |
·“江村倡和”与“广陵倡和” | 第11-14页 |
·“江村倡和” | 第11-13页 |
·广陵倡和 | 第13-14页 |
·京师词坛的崛起 | 第14-16页 |
第2章 “秋水轩倡和”考述 | 第16-23页 |
第3章 “秋水轩倡和”词人词作考论 | 第23-45页 |
·错综复杂的词人心态 | 第23-32页 |
·超脱宦海,返归田园的隐逸心态 | 第23-26页 |
·力求自持与解脱的遗民心态 | 第26-27页 |
·鼓涌文坛壮豪之风以寄托怀抱 | 第27-28页 |
·隐蔽曲转的贰臣心态 | 第28-30页 |
·百感深沉的人生之叹 | 第30-32页 |
·郁勃清旷的词作 | 第32-40页 |
·秋水轩晓坐 | 第33-36页 |
·中秋感怀 | 第36-38页 |
·贺汪懋麟纳姬 | 第38-39页 |
·送周在浚归白下 | 第39-40页 |
·尚“气”与多元化的词学观念 | 第40-45页 |
·周在浚 | 第40-42页 |
·曹尔堪 | 第42-43页 |
·龚鼎孳 | 第43-45页 |
第4章 “秋水轩倡和”与清初词风的嬗变 | 第45-52页 |
·“秋水轩倡和”中的“稼轩风” | 第45-49页 |
·倡和词人创作意识的“稼轩风”倾向 | 第46-47页 |
·倡和词作的“稼轩风”倾向 | 第47-49页 |
·“秋水轩倡和”与阳羡词派的南北呼应 | 第49-52页 |
·阳羡词派的论词主张 | 第49-50页 |
·“秋水轩倡和”与阳羡词风 | 第50-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后记 | 第57-58页 |
中文摘要 | 第58-60页 |
Abstract | 第60-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