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0页 |
·综合人工平台需求分析 | 第8页 |
·对综合人工平台系统技术架构研究的意义 | 第8-10页 |
第2章 综合人工平台体系结构 | 第10-15页 |
·接入层 | 第10-13页 |
·排队机 | 第11页 |
·自动语音系统 | 第11页 |
·CTI 服务器 | 第11-12页 |
·传真服务器 | 第12页 |
·Web & E-mail 服务器 | 第12页 |
·接口服务器组 | 第12-13页 |
·人工座席 | 第13页 |
·核心层 | 第13-14页 |
·应用层 | 第14-15页 |
第3章 综合人工平台接入层的解决方案 | 第15-21页 |
·两类ACD 技术实现和发展历程[13] | 第15页 |
·综合人工平台接入层的两类解决方案 | 第15-18页 |
·ACD 解决方案 | 第15-16页 |
·微机解决方案 | 第16-18页 |
·ACD 方案的优点和问题 | 第18-19页 |
·ACD 方案的优点 | 第18页 |
·ACD 方案的主要问题 | 第18-19页 |
·微机方案的特点和问题 | 第19-20页 |
·微机方案的特点 | 第19页 |
·微机方案的问题 | 第19-20页 |
·两种方案的比较 | 第20-21页 |
第4章 综合人工平台系统ACD 技术架构方案及其实现 | 第21-48页 |
·Lucent CTI 技术 | 第21-23页 |
·Lucent CTI 技术的发展及TSAPI 的出现 | 第21-23页 |
·TSAPI 的标准框架 | 第23页 |
·联通综合人工平台系统CTI 设计结构 | 第23-24页 |
·TSAPI 函数介绍 | 第24-27页 |
·TSAPI 应用示例 | 第27-30页 |
·综合人工平台应用程序的具体实现过程 | 第27页 |
·程序设计目的 | 第27-30页 |
·联通综合人工平台10198 系统结构及中继方式 | 第30-31页 |
·AVAYA 交换机 S8700 的 ACD 系统 | 第31-34页 |
·AVAYA 排队机ACD | 第31-33页 |
·AVAYA 排队机ACD 呼叫分配流程结构 | 第33-34页 |
·联通综合人工平台ACD 设计方案 | 第34-44页 |
·Skill 技能设计方案 | 第34-35页 |
·VDN 设计方案 | 第35-36页 |
·Trunkgroup 设计方案 | 第36页 |
·VECTOR 设计方案 | 第36-40页 |
·7 号信令及录音的改造 | 第40-44页 |
·联通综合人工平台电话营销外呼及预测算法 | 第44-48页 |
·外呼方式 | 第45页 |
·外呼过程 | 第45-46页 |
·外呼预测算法 | 第46-48页 |
第5章 综合人工平台系统技术架构数据分析方案研究 | 第48-52页 |
·呼出数据获取 | 第48-52页 |
·数据获取方法 | 第48-49页 |
·取得数据举例 | 第49-52页 |
第6章 测试 | 第52-58页 |
·综合人工平台系统测试 | 第52-56页 |
·综合人工平台业务呼入业务收入计算 | 第56-58页 |
第7章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摘要 | 第64-66页 |
ABSTRACT | 第66-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导师与作者简介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