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2页 |
1、目前国内关于休谟时空观研究的情况 | 第9-10页 |
2、国外研究的情况 | 第10-11页 |
3、本文研究的问题与研究方法 | 第11页 |
4、本文的内容结构安排 | 第11-12页 |
第1章 休谟时空思想简述 | 第12-23页 |
·空间和时间观念不是无限可分的 | 第12-13页 |
·空间和时间不是无限可分的 | 第13-14页 |
·论空间与时间观念的来源与广袤的性质 | 第14-16页 |
·时空观念:知觉排列的方式 | 第14-16页 |
·广袤的性质:不具有广袤但可以知觉到的最小观念 | 第16页 |
·对反驳的答复:数学点、物理点、接触点等概念和几何学都不能证明空间无限可分 | 第16-20页 |
·对反驳的答复(续):不能证明证明真空和不变的持续知觉存在 | 第20-23页 |
第2章 休谟时空观与《人性论》中其它思想的联系 | 第23-36页 |
·休谟时空观和印象与观念理论:时空中独立自足的印象与观念 | 第23-27页 |
·简单知觉到复合知觉:知觉的主观集合 | 第24页 |
·感觉印象和反省印象:知觉可由知觉产生 | 第24-25页 |
·区分记忆观念与想象观念的一种依据:时空秩序 | 第25页 |
·观念的联结:时空接近是观念联结的重要原则 | 第25-27页 |
·休谟时空观和数学思想:几何学的证明受到经验的限制 | 第27-29页 |
·休谟时空观和人格同一性理论:人格同一性是心灵的虚构 | 第29-33页 |
·外部世界物体的同一性观念:心灵混淆物体同一性与关系性的结果 | 第29-30页 |
·论灵魂的非物质性:灵魂实体的观念是虚构的 | 第30-31页 |
·人格同一性:自我是一束恒常相似的知觉 | 第31-33页 |
·休谟时空观和因果理论:因果推理只具有心理必然性 | 第33-36页 |
·观念的因果联结:由一观念存在而相信另一个观念存在 | 第33-34页 |
·因果推理的本质:相似观念的时空接近与心理习惯 | 第34-36页 |
第3章 对休谟时空理论的简评 | 第36-46页 |
·对休谟时空理论所论述的主要哲学问题的分析 | 第36-38页 |
·空间和时间观念:印象与观念的不可还原的排列方式 | 第36-37页 |
·关于有限可分性的论证:没有经验或理性的根据来证明无限可分性 | 第37-38页 |
·物质与广延:没有真空的观念 | 第38页 |
·休谟时空理论与其哲学的基础——印象与观念理论之间的矛盾 | 第38-42页 |
·休谟的第一原则可以成立 | 第39-40页 |
·休谟知性哲学不存在整体循环论证 | 第40-41页 |
·休谟的印象与观念理论与其时空理论之间存在的矛盾 | 第41-42页 |
·休谟时空理论对康德的提示及其预示的哲学方向 | 第42-46页 |
结束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附录: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