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有源RFID电子标签防碰撞算法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概述第8-15页
   ·RFID系统的组成第8-10页
   ·RFID的应用情况第10-11页
   ·RFID的发展趋势第11-12页
   ·RFID防碰撞算法的现状第12-13页
   ·本文研究的意义和创新点第13-15页
第二章 有源和无源RFID系统的比较分析第15-21页
   ·无源系统介绍第15-16页
   ·有源系统介绍第16页
   ·RFID各频段系统简单介绍第16-17页
   ·有源系统的优势第17-19页
   ·有源标签和无源标签的比较第19-20页
   ·本章小结第20-21页
第三章 有源2.45G RFID标签的研究第21-32页
   ·技术特点第21-23页
     ·接口第21-23页
     ·功能和性能第23页
   ·功能模块描述第23-25页
     ·硬件功能模块第23-24页
     ·软件功能模块第24-25页
   ·技术性能第25-27页
     ·标签特性第25-26页
     ·主要技术指标第26-27页
   ·软件结构第27-30页
     ·软件总体结构第27-29页
     ·标签盘软件功能介绍第29-30页
   ·本文研究的标签性能研究第30-31页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四章 防碰撞算法的研究第32-51页
   ·现有的算法的分析第33-39页
     ·纯ALOHA防碰撞算法第33页
     ·帧时隙ALOHA防碰撞算法第33-34页
     ·对纯ALOHA和帧时隙ALOHA算法的比较分析第34-35页
     ·动态帧时隙ALOHA防碰撞算法(DFSA)第35-37页
     ·二进制树算法第37-38页
     ·对DFSA算法跟二进制树算法的比较第38-39页
   ·CSMA协议的分析第39-42页
     ·非坚持退避第40页
     ·1-坚持退避第40-41页
     ·P-坚持退避第41-42页
   ·本文算法的建模第42-44页
     ·马尔可夫链的简单介绍第42页
     ·建立模型第42-44页
   ·新算法的研究和分析第44-47页
   ·防碰撞算法的效果测试第47-50页
     ·标签流量测试第48页
     ·跟踪标签测试第48页
     ·测试结果分析第48-50页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五章 结论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致谢第54-55页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文BBS信息提取与分类
下一篇:GPON设备网管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