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

基于嵌入式操作系统的无线多址协议研发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1页
   ·引言第7页
   ·无线局域网WLAN第7-9页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论文的组织与安排第10-11页
第二章 IEEE802.11 介质访问控制子层协议及其实现第11-27页
   ·IEEE802.11 介质访问控制子层协议的概述第11-12页
   ·分布式协调功能(DCF 方式)第12-17页
     ·基本访问机制CSMA/CA第13-14页
     ·退避规程第14-15页
     ·RTS/CTS 机制第15-17页
   ·点协调功能(PCF 方式)第17-18页
   ·IEEE802.11 介质访问控制子层协议的软件实现第18-26页
     ·引言第18页
     ·DCF 核心功能的软件实现第18-25页
     ·程序设计第25-26页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基于μC/OS-II 的 IEEE802.11MAC 协议的实现第27-37页
   ·协议实现的平台简介第27页
   ·协议实现的硬件平台第27-28页
     ·LPC2132 概述第27页
     ·LPC2132 特性第27-28页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II第28-29页
     ·嵌入式操作系统第28-29页
     ·μC/OS-II 简介第29页
   ·μC/OS-II 的移植第29-35页
     ·ARM7 处理器第30-31页
     ·μC/OS-II 在ARM7 上的移植第31-35页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四章 基于协同通信思想的 MAC 协议—CMAC 协议第37-51页
   ·相关背景描述第37页
   ·协同通信的简介第37-40页
     ·协同通信第37-38页
     ·协同通信的几种信号处理机制第38-40页
   ·协同MAC 协议—CMAC第40-44页
     ·直接传输、多跳传输和CMAC 协议的比较第41-42页
     ·CMAC 协议第42-44页
   ·协同节点的选择第44-50页
     ·网络实现以及信道模型第44-45页
     ·协同传输第45-46页
     ·系统特征第46页
     ·分布式协议第46-47页
     ·中心式协议第47-50页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五章 结束语第51-53页
致谢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MIMO技术研究及其平台的研制
下一篇:Ad Hoc网络路由协议FZRP协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