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2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12-22页 |
| ·我国秸秆资源与利用现状 | 第12-14页 |
|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量 | 第12-13页 |
| ·秸秆利用途径 | 第13页 |
| ·秸秆资源养分含量及流向 | 第13-14页 |
| ·秸秆还田技术 | 第14-16页 |
| ·秸秆还田方式 | 第14页 |
| ·秸秆还田量 | 第14页 |
| ·秸秆还田时间 | 第14-15页 |
| ·秸秆还田的配套措施 | 第15-16页 |
| ·秸秆还田效应 | 第16-20页 |
| ·对作物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第16页 |
| ·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第16-18页 |
| ·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第18-19页 |
| ·秸秆还田对土壤生物性质的影响 | 第19-20页 |
| ·秸秆腐解特征及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 ·秸秆腐解特征 | 第20-21页 |
| ·秸秆腐解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 2 研究背景、内容、技术路线 | 第22-24页 |
| ·研究背景 | 第22页 |
| ·研究目的 | 第22页 |
|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 ·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 3 不同种类作物秸秆养分释放规律研究 | 第24-34页 |
| ·前言 | 第24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4-25页 |
| ·供试土壤 | 第24页 |
| ·供试秸秆 | 第24-25页 |
| ·试验方法 | 第25页 |
| ·数据统计 | 第25页 |
| ·结果分析 | 第25-32页 |
| ·不同种类秸秆质量亏损规律 | 第25-27页 |
| ·不同种类秸秆碳释放规律 | 第27-28页 |
| ·不同种类秸秆氮释放规律 | 第28-30页 |
| ·不同种类秸秆磷释放规律 | 第30-31页 |
| ·不同种类秸秆钾释放规律 | 第31-32页 |
| ·讨论 | 第32-33页 |
| ·结论 | 第33-34页 |
| 4 秸秆用量对淹水培养土壤表层溶液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 第34-47页 |
| ·前言 | 第34页 |
| ·油菜秆用量对淹水培养下土壤表层溶液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 第34-40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4-35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5-40页 |
| ·稻草用量对淹水培养下土壤表层溶液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 第40-44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0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0-44页 |
| ·讨论 | 第44-46页 |
| ·结论 | 第46-47页 |
| 5 不同耕作模式下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土壤肥力的影响 | 第47-59页 |
| ·前言 | 第47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7-49页 |
| ·试验地概况 | 第47页 |
| ·试验设计 | 第47-48页 |
| ·试验方法 | 第48-49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9-56页 |
| ·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第49页 |
| ·秸秆还田对田间养分平衡的影响 | 第49-53页 |
| ·秸秆还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第53-56页 |
| ·讨论 | 第56-58页 |
| ·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影响 | 第56-57页 |
| ·秸秆还田对农田系统养分平衡的影响 | 第57页 |
| ·秸秆还田对土壤容重及总孔隙度的影响 | 第57页 |
| ·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 第57-58页 |
| ·结论 | 第58-59页 |
| 6 总结与展望 | 第59-61页 |
| ·总结 | 第59-60页 |
| ·问题与展望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72页 |
| 致谢 | 第72-73页 |
| 附录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