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1. 引言 | 第10-14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2 研究地区概况 | 第14-19页 |
·泰山风景名胜区地理位置及景区分区 | 第14-16页 |
·泰山风景名胜区自然环境概况 | 第16-19页 |
·泰山风景名胜区土壤概况 | 第17页 |
·泰山风景名胜区植被及植物群落概况 | 第17-19页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9-26页 |
·泰山风景区分区 | 第19-20页 |
·土壤受冲击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0-22页 |
·土壤调查标准地的设置 | 第20页 |
·土壤调查内容与实验设计 | 第20-21页 |
·土壤调查结果统计方法 | 第21-22页 |
·植被受冲击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2-23页 |
·植被调查标准地的设置 | 第22页 |
·植被调查内容与实验设计 | 第22页 |
·植被调查结果统计方法 | 第22-23页 |
·旅游活动与土壤和植被冲击指数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23-24页 |
·践踏指数 | 第23-24页 |
·物种多样性信息指数 | 第24页 |
·相关性分析 | 第24页 |
·数据处理 | 第24-25页 |
·技术路线 | 第25-26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6-48页 |
·旅游活动对风景区土壤的冲击 | 第26-36页 |
·土壤影响形态分析 | 第26页 |
·旅游活动对土壤枯枝落叶层和腐殖质层厚度的冲击及范围的确定 | 第26-27页 |
·旅游活动对土壤含水量的冲击及范围的确定 | 第27-29页 |
·旅游活动对土壤紧实度的冲击及范围的确定 | 第29-30页 |
·旅游活动对土壤酸碱性的影响及范围的确定 | 第30-31页 |
·土壤综合影响指数及冲击范围的确定 | 第31-36页 |
·旅游活动对风景区植被的冲击 | 第36-42页 |
·植被受旅游活动冲击的分析 | 第36-39页 |
·植物群落受旅游活动冲击的分析 | 第39-42页 |
·旅游活动对植被覆盖度的冲击 | 第39-40页 |
·旅游活动对植群变异率的冲击 | 第40-41页 |
·植群冲击指数结果与分析 | 第41-42页 |
·旅游活动与的土壤和植被冲击指数相关性分析 | 第42-48页 |
·植被、土壤冲击指数与自然地理因子的相关性 | 第42-43页 |
·践踏指数与自然地理因子的相关性 | 第43-44页 |
·物种多样性信息指数与自然地理因子的相关性 | 第44页 |
·践踏指数与土壤冲击指数的相关性 | 第44-45页 |
·践踏指数与植被盖度的相关性 | 第45-46页 |
·践踏指数与植被高度的相关性 | 第46页 |
·践踏指数与物种多样性信息指数的相关性 | 第46页 |
·游客数量与土壤、植被冲击指数的相关性 | 第46-48页 |
5 风景区环境管理对策及措施 | 第48-52页 |
·土壤冲击管理对策及措施 | 第48-49页 |
·加强特殊地段的土壤保护 | 第48-49页 |
·加强游土壤冲击的时空监测 | 第49页 |
·合理的道路线形设计 | 第49页 |
·植被冲击管理对策及措施 | 第49-50页 |
·加大受冲击地植被恢复,提高植被景观资源质量 | 第49页 |
·加强旅游设施拆除地段的植被恢复 | 第49-50页 |
·加强中幼林抚育 | 第50页 |
·其他对策和措施 | 第50-52页 |
·发展生态旅游,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第50-51页 |
·实行资源监测与预报 | 第51页 |
·加强宣传,依法管理和保护 | 第51-52页 |
6 讨论 | 第52-54页 |
·泰山风景名胜区森林旅游冲击研究的意义 | 第52-53页 |
·植被、土壤受冲击因子评价指标确定的可行性 | 第53-54页 |
7 结论 | 第54-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