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6页 |
·干细胞和肿瘤发生 | 第14页 |
·干细胞和胃癌 | 第14-17页 |
·干细胞标记物 | 第17-26页 |
·干细胞标志物Oct4的研究现状 | 第18-22页 |
·Oct4的结构与功能 | 第18-19页 |
·Oct4的转录与调控 | 第19-20页 |
·Oct4的亚型及假基因 | 第20页 |
·Oct4在成体组织中的表达 | 第20-21页 |
·Oct4在肿瘤中的表达 | 第21-22页 |
·干细胞标志物Nanog的研究现状 | 第22-24页 |
·Nanog的结构与功能 | 第22-23页 |
·Nanog的转录与调控 | 第23-24页 |
·Nanog在肿瘤中的表达 | 第24页 |
·干细胞标志物ABCG2的研究现状 | 第24-26页 |
·ABCG2的结构与功能 | 第24-25页 |
·ABCG2的正常组织分布 | 第25页 |
·ABCG2在肿瘤中的表达 | 第25-26页 |
第二章 研究目的、方法、实验设计方案和意义 | 第26-28页 |
·研究目的 | 第26页 |
·研究内容 | 第26页 |
·研究方法及技术 | 第26页 |
·实验方案的设计 | 第26-27页 |
·本研究的意义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干细胞标记物Oct4、Nanog和ABCG2在胃癌中的表达及诊断意义 | 第28-50页 |
·实验材料 | 第28-30页 |
·病例来源及标本采集 | 第28-29页 |
·一般资料 | 第28页 |
·病例资料 | 第28-29页 |
·主要仪器 | 第29页 |
·试剂 | 第29-30页 |
·细胞培养试剂 | 第29页 |
·RT-PCR和Real-time PCR试剂 | 第29-30页 |
·Western blot试剂 | 第30页 |
·即用型免疫组化试剂 | 第30页 |
·实验方法 | 第30-35页 |
·细胞培养 | 第30页 |
·组织单个细胞制备 | 第30-31页 |
·RNA提取及逆转录 | 第31页 |
·总蛋白提取 | 第31页 |
·RT-PCR检测 | 第31页 |
·Real-time PCR标准品制备 | 第31-32页 |
·Real-time PCR检测 | 第32-33页 |
·Western blot检测 | 第33页 |
·免疫组化检测 | 第33-34页 |
·引物设计 | 第34页 |
·结果判断和统计学处理方法 | 第34-35页 |
·结果 | 第35-47页 |
·RNA提取结果 | 第35页 |
·RT-PCR检测Oct4结果 | 第35-37页 |
·RT-PCR检测成对的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Oct4的结果 | 第35-36页 |
·RT-PCR检测Oct4在癌细胞系及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 | 第36页 |
·RT-PCR检测Oct4在胃溃疡及萎缩性胃炎中的表达 | 第36-37页 |
·RT-PCR检测Nanog结果 | 第37-38页 |
·RT-PCR检测成对的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Nanog的表达 | 第37页 |
·RT-PCR检测Nanog在癌细胞系及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 | 第37-38页 |
·RT-PCR检测ABCG2在癌细胞系及成对的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 | 第38页 |
·Real-time PCR检测Oct4、Nanog和β-actin的标准品制备 | 第38-39页 |
·Real-time PCR检测Oct4在胃溃疡、萎缩性胃炎组织及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 | 第39-40页 |
·Real-time PCR检测Nanog在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 | 第40-41页 |
·Western blot结果 | 第41-42页 |
·Western blot检测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Oct4蛋白表达 | 第41页 |
·Western blot检测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ABCG2蛋白表达 | 第41-42页 |
·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结果 | 第42-43页 |
·IHC检测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Oct4蛋白表达 | 第42-43页 |
·IHC检测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ABCG2蛋白表达 | 第43页 |
·胃癌组织中干细胞标志物Oct4、Nanog和ABCG2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相关性分析 | 第43-46页 |
·胃癌组织中Oct4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相关性分析 | 第43-44页 |
·胃癌组织中Oct4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相关性分析 | 第44-45页 |
·胃癌组织中ABCG2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相关性分析 | 第45-46页 |
·胃癌组织中干细胞标志物Oct4、Nanog和ABCG2的共表达结果分析 | 第46-47页 |
·讨论 | 第47-50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