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本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3页 |
·电力系统中无功功率的危害 | 第10-11页 |
·无功补偿技术的发展 | 第11-13页 |
·STATCOM的功能与技术发展概述 | 第13-17页 |
·STATCOM的功能与特点 | 第13-14页 |
·STATCOM的控制方法研究 | 第14-16页 |
·STATCOM工程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6-17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2章 STATCOM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19-32页 |
·引言 | 第19页 |
·STATCOM的基本工作原理 | 第19-22页 |
·STATCOM的数学模型及稳定性分析 | 第22-27页 |
·STATCOM的数学模型 | 第22-25页 |
·STATCOM的稳定性分析 | 第25-27页 |
·STATCOM的基本控制方法 | 第27-31页 |
·电流间接控制 | 第27-29页 |
·电流直接控制 | 第29-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STATCOM的自抗扰控制及SVPWM调制技术 | 第32-46页 |
·引言 | 第32页 |
·自抗扰控制器的原理 | 第32-38页 |
·跟踪-微分器TD | 第33-35页 |
·扩张状态观测器ESO | 第35-37页 |
·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控制律NLSEF | 第37-38页 |
·STATCOM的自抗扰控制器设计 | 第38-40页 |
·自抗扰控制器设计 | 第38-40页 |
·自抗扰控制器的参数调整 | 第40页 |
·SVPWM脉冲调制技术 | 第40-45页 |
·SVPWM调制的基本原理 | 第41-43页 |
·SVPWM的实时调制算法 | 第43-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STATCOM硬件系统设计 | 第46-56页 |
·引言 | 第46页 |
·硬件系统总体结构 | 第46-47页 |
·STATCOM的主电路参数选择 | 第47-49页 |
·主电路开关器件的选择 | 第47页 |
·连接电抗器的选择 | 第47-48页 |
·电容电压和容量选择 | 第48-49页 |
·STATCOM数字系统设计 | 第49-55页 |
·TMS320F2812基本接口电路 | 第49-51页 |
·检测调理电路 | 第51-53页 |
·IGBT驱动电路 | 第53页 |
·STATCOM保护电路 | 第53-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STATCOM控制系统的软件实现 | 第56-63页 |
·引言 | 第56页 |
·软件开发环境及实现功能 | 第56-57页 |
·CCS3.1开发环境 | 第56-57页 |
·软件实现的功能 | 第57页 |
·DSP芯片初始化 | 第57-59页 |
·系统初始化模块 | 第58页 |
·外设初始化模块 | 第58页 |
·设置全局变量并赋初值 | 第58-59页 |
·系统软件流程 | 第59-63页 |
·主程序设计流程 | 第59页 |
·外部中断EXINT1子程序和捕获中断子程序 | 第59-60页 |
·A/D中断服务子程序 | 第60-62页 |
·故障保护中断 | 第62-63页 |
第6章 STATCOM控制系统的仿真及实验分析 | 第63-73页 |
·自抗扰控制器算法仿真 | 第63-64页 |
·SVPWM脉冲调制算法仿真 | 第64-66页 |
·STATCOM控制系统性能分析 | 第66-72页 |
·控制系统的仿真分析 | 第66-70页 |
·STATCOM控制系统实验结果分析 | 第70-72页 |
·小结 | 第72-73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3-75页 |
·总结 | 第73页 |
·展望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1页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