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图书馆学、图书馆事业论文--图书馆学论文--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论文

图书馆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9-12页
     ·选题背景第9-11页
     ·选题意义第11-1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4页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4-16页
     ·研究内容第14-15页
     ·研究方法第15-16页
   ·创新点第16-17页
第二章 图书馆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相关知识第17-28页
   ·虚拟社区第17-24页
     ·虚拟社区的定义第17-20页
     ·虚拟社区与真实社区的区别与特点第20-23页
     ·虚拟社区的分类第23-24页
   ·知识共享第24-28页
     ·知识的特征第24-26页
     ·知识的分类第26-27页
     ·知识共享与知识转化第27-28页
第三章 图书馆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的必要性以及优势第28-34页
   ·研究图书馆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的必要性第28-30页
     ·图书馆虚拟社区知识共享有利于图书馆的知识管理第28页
     ·图书馆虚拟社区知识共享有利于图书馆的服务转型第28页
     ·图书馆虚拟社区知识共享有利于图书馆增强竞争力第28-29页
     ·图书馆虚拟社区知识共享有利于图书馆的知识创新第29页
     ·图书馆虚拟社区知识共享有利于图书馆用户的发展第29-30页
   ·图书馆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的优势第30-34页
     ·图书馆虚拟社区知识共享专业化优势第32页
     ·图书馆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知识质量优势第32页
     ·图书馆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的馆员优势第32页
     ·图书馆虚拟社区知识共享联盟优势第32-33页
     ·图书馆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经验优势第33页
     ·图书馆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用户优势第33-34页
第四章 图书馆虚拟社区知识共享模式与机制第34-45页
   ·图书馆虚拟社区知识共享模式概述第34页
   ·图书馆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的主体第34-36页
   ·图书馆虚拟社区知识共享模式第36-40页
     ·知识的收集第37-38页
     ·知识的整理与储存第38-39页
     ·知识的提供第39-40页
     ·知识的服务第40页
   ·图书馆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的机制第40-45页
     ·社区技术相关机制第41-43页
     ·社区文化相关机制第43-45页
第五章 图书馆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的基本因素第45-54页
   ·个体因素第45-46页
     ·个体利益需求第45页
     ·个体名望需求第45-46页
     ·个体惯性与归属感第46页
   ·组织因素第46-48页
   ·技术因素第48-54页
     ·云计算第48页
     ·WEB2.0 在虚拟社区中的发展第48-54页
第六章 图书馆虚拟社区知识共享个案分析第54-59页
   ·个案的选取第54页
   ·豆瓣网第54-59页
     ·知识信息的推送第54-56页
     ·数据库与社区的链接第56-57页
     ·社区共同管理第57-59页
第七章 结论第59-61页
   ·研究成果与问题第59-60页
     ·研究成果第59页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第59-60页
   ·研究展望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仿生学视角的低碳产业技术链知识管理研究
下一篇:CED期刊出版进度控制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