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28页 |
1 植物基因功能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9-14页 |
·消减杂交差异显示分析 | 第9-10页 |
·抑制消减杂交 | 第10-11页 |
·过量表达 | 第11页 |
·RNA干扰(RNAi) | 第11-12页 |
·插入突变 | 第12-14页 |
·芯片技术 | 第14页 |
2 启动子的研究进展 | 第14-20页 |
·启动子的分类 | 第15-18页 |
·启动子的分析方法 | 第18-20页 |
3 植物纤维素和纤维素合成酶及其类蛋白 | 第20-24页 |
·纤维素的结构及其作用 | 第20页 |
·植物纤维素合成酶基因研究进展 | 第20-23页 |
·植物纤维素与脆性 | 第23-24页 |
4 植物丝氨酸羧肽酶及其类蛋白的研究进展 | 第24-27页 |
·丝氨酸羧肽酶酶及其类蛋白的介绍 | 第24-25页 |
·植物丝氨酸羧肽酶及其类蛋白的表达 | 第25页 |
·植物丝氨酸羧肽酶及其类蛋白的功能 | 第25-27页 |
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7-28页 |
第二章 水稻OsCesA4基因的功能鉴定 | 第28-69页 |
1 材料与试剂 | 第28-29页 |
2 研究方法 | 第29-45页 |
·水稻OsCesA4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9页 |
·水稻OsCesA4基因启动子载体构建 | 第29-32页 |
·水稻OsCesA4启动子载体的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 | 第32-35页 |
·水稻OsCesA4启动子的阳性转基因植株的Gus染色 | 第35页 |
·水稻OsCesA4基因在日本晴的逆境和激素处理中的表达分析 | 第35-38页 |
·水稻OsCesA4纯合突变体的DNA和RNA水平检测 | 第38页 |
·水稻OsCesA4纯合突变体和野生型日本晴植株的性状观察及测定 | 第38-41页 |
·水稻OsCesA4的RNAi载体的构建 | 第41-4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5-64页 |
·水稻OsCesA4基因编码的蛋白的跨膜结构分析 | 第45-46页 |
·水稻OsCesA4基因编码的蛋白的信号肽分析 | 第46页 |
·水稻纤维素合成酶家族及其类蛋白的系统树分析 | 第46-48页 |
·水稻OsCesA4启动子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8-49页 |
·水稻OsCesA4启动子驱动GUS基因在各器官的表达 | 第49-52页 |
·水稻OsCesA4在5种不同逆境胁迫和激素处理下的表达特征 | 第52-53页 |
·水稻OsCesA4纯合突变体的DNA和RNA水平检测 | 第53-54页 |
·水稻OsCesA4纯合突变体和野生型日本晴的农艺性状分析 | 第54-55页 |
·水稻OsCesA4纯合突变体和野生型日本晴的种子发育和形态差异 | 第55-56页 |
·水稻OsCesA4纯合突变体的脆性 | 第56-57页 |
·水稻OsCesA4纯合突变体和野生型日本晴的叶的石蜡切片观察 | 第57-59页 |
·水稻OsCesA4纯合突变体和野生型日本晴的叶、茎的电镜观察 | 第59-61页 |
·水稻OsCesA4纯合突变体和野生型日本晴的叶片的光合性能比较 | 第61-62页 |
·水稻OsCesA4纯合突变体和野生型日本晴的硅质含量比较 | 第62-63页 |
·水稻OsCesA4的RNAi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63-64页 |
4 讨论 | 第64-69页 |
·水稻OsCesA4基因与水稻植株的正常生长发育 | 第64-66页 |
·水稻OsCesA4基因与脆性 | 第66-67页 |
·水稻OsCesA4基因与抗逆性 | 第67页 |
·水稻OsCesA4基因与光合性能 | 第67-68页 |
·水稻OsCesA4基因与硅质含量 | 第68-69页 |
第三章 水稻OsSCP基因的功能鉴定 | 第69-82页 |
1 材料与试剂 | 第69页 |
2 研究方法 | 第69-73页 |
·水稻OsSCP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69页 |
·水稻OsSCP基因启动子载体构建 | 第69-70页 |
·水稻OsSCP启动子载体的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 | 第70-71页 |
·水稻OsSCP基因在日本晴不同部位表达分析 | 第71页 |
·水稻OsSCP基因在日本晴中的逆境和激素处理表达分析 | 第71页 |
·水稻OsSCP纯合突变体的DNA和RNA水平检测 | 第71-72页 |
·水稻OsSCP纯合突变体和野生型日本晴植株的性状观察及测量 | 第72页 |
·水稻OsSCP纯合突变体和野生型日本晴的光合性能测定 | 第72页 |
·水稻OsSCP纯合突变体和野生型日本晴的逆境和激素处理 | 第72-73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73-80页 |
·水稻OsSCP基因编码的蛋白的跨膜结构分析 | 第73页 |
·水稻OsSCP基因编码的蛋白的信号肽分析 | 第73-74页 |
·水稻OsSCP启动子载体的构建 | 第74-75页 |
·水稻OsSCP基因在野生型日本晴不同部位的表达分析 | 第75-76页 |
·水稻OsSCP在5种不同逆境胁迫和激素处理下的表达特征 | 第76-77页 |
·水稻OsSCP纯合突变体的DNA和RNA水平检测 | 第77-78页 |
·水稻OsSCP纯合突变体和野生型日本晴的农艺性状比较 | 第78-79页 |
·水稻OsSCP纯合突变体和野生型日本晴的叶片的光合性能比较 | 第79页 |
·OsSCP纯合突变体和野生型日本晴植株对3种不同逆境和激素的响应比较 | 第79-80页 |
4 讨论 | 第80-82页 |
·水稻OsSCP基因的表达部位 | 第80-81页 |
·水稻OsSCP基因与逆境和激素 | 第81-82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82-84页 |
1 水稻OsCesA4基因 | 第82页 |
2 水稻OsSCP基因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91页 |
附录 | 第91-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作者简介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