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后工业化进程中农民身份的变迁--以X镇为例
|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7页 |
| 导论 | 第7-12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7-8页 |
| ·基本概念 | 第8-10页 |
| ·农民 | 第8页 |
| ·城市、城镇、集镇、农村 | 第8-10页 |
| ·理论基础 | 第10-11页 |
| ·基本结构 | 第11页 |
| ·研究方法与不足 | 第11-12页 |
| 第1章 X镇农民身份变迁的历史 | 第12-20页 |
| ·建国后至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社会阶层结构 | 第12-13页 |
| ·共性特点 | 第12-13页 |
| ·X镇情况 | 第13页 |
| ·联产承包时期的农村社会阶层结构 | 第13-15页 |
| ·共性特点 | 第13-14页 |
| ·X镇情况 | 第14-15页 |
| ·乡镇企业时期的农村社会阶层结构 | 第15-17页 |
| ·共性特点 | 第15页 |
| ·X镇情况 | 第15-17页 |
| ·外向型经济时期的农村社会阶层结构 | 第17-18页 |
| ·苏南模式简析 | 第17页 |
| ·后苏南模式与 X镇农民变迁 | 第17-18页 |
| ·工业化后期的农民身份变迁 | 第18-20页 |
| 第2章 股权式拆迁安置策略与农民身份变迁 | 第20-30页 |
| ·现行拆迁安置补偿方式回顾 | 第20-27页 |
| ·现行拆迁安置补偿方式的主要特点 | 第21页 |
| ·现行集体土地住宅房屋拆迁办法简介 | 第21-22页 |
| ·现行集体土地住宅房屋拆迁办法测算 | 第22-25页 |
| ·现行集体土地住宅房屋拆迁办法测算分析 | 第25-27页 |
| ·现行集体土地住宅房屋拆迁办法存在问题延伸分析 | 第27页 |
| ·股权式拆迁安置补偿方式的提出 | 第27-30页 |
| 第3章 富民合作社构建与农民身份变迁 | 第30-43页 |
| ·富民合作社的总体方案 | 第30-34页 |
| ·基本架构 | 第32-33页 |
| ·业务模式 | 第33-34页 |
| ·富民合作社的经济测算 | 第34-38页 |
| ·拆迁户层面 | 第35-36页 |
| ·政府层面 | 第36-37页 |
| ·X镇富民合作社的创新点分析 | 第37-38页 |
| ·“房东经济”的运作现状 | 第38页 |
| ·苏南现有富民合作社面临的共性问题 | 第38-41页 |
| ·X镇富民合作社运作的几点建议 | 第41-43页 |
| 第4章 新农村建设与农民身份变迁 | 第43-53页 |
| ·新农村建设 | 第43-48页 |
| ·新农村建设战略的正式确立 | 第43-45页 |
| ·新农村建设战略的背景与现实意义 | 第45-46页 |
| ·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市化 | 第46-47页 |
| ·新农村建设的现实方向与路径 | 第47-48页 |
|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民身份变迁 | 第48-53页 |
| ·户籍改革的局限性 | 第48-50页 |
| ·农民身份变迁的演进过程 | 第50-51页 |
| ·新农村建设带动农民身份变迁的具体路径 | 第51-53页 |
| 结论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