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一、引言 | 第9-14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9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0页 |
(四) 研究范围与基本概念界定 | 第10-12页 |
1、“银行”的界定 | 第10-11页 |
2、“银行结构”的界定 | 第11页 |
3、中国“东、中、西部”的划分依据 | 第11-12页 |
(五) 研究框架 | 第12-13页 |
(六) 创新与不足 | 第13-14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4-23页 |
(一) 银行结构的研究综述 | 第14-17页 |
1、国外对银行结构的研究 | 第14-15页 |
2、国内对银行结构的研究 | 第15-17页 |
3、分析与评价 | 第17页 |
(二) 银行结构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的研究综述 | 第17-23页 |
1、国外研究的两个基本模型 | 第17-19页 |
2、国内研究形成的观点 | 第19-21页 |
3、分析与评价 | 第21-23页 |
三、银行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基于中国银行业的分析 | 第23-32页 |
(一) 中国银行业结构的变迁 | 第23-26页 |
1、初步形成统一、有序的银行结构(1948~1953年) | 第23页 |
2、“大一统”的银行结构(1953~1979年) | 第23-24页 |
3、高度垄断的银行结构(1979~1995年) | 第24-25页 |
4、多元化竞争的银行结构(1995~至今) | 第25-26页 |
(二) 银行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 | 第26-29页 |
1、银行结构影响储蓄率的作用机理 | 第27-28页 |
2、银行结构影响储蓄转化为投资比例的作用机理 | 第28页 |
3、银行结构影响资本边际产出的作用机理 | 第28-29页 |
(三) 经济增长对银行结构变迁的影响 | 第29-32页 |
1、经济起飞前提阶段 | 第29-30页 |
2、经济起飞阶段 | 第30-32页 |
四、中国东、中、西部银行结构与经济增长因果关系研究 | 第32-46页 |
(一) 实证研究的背景 | 第32-37页 |
1、中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概况 | 第32-33页 |
2、中国东、中、西部银行结构的现状 | 第33-37页 |
(二) 计量指标及数据的准备 | 第37-38页 |
(三) 实证检验方法 | 第38-40页 |
1、单位根检验 | 第38页 |
2、协整检验 | 第38-39页 |
3、误差纠正模型 | 第39-40页 |
(四) 实证检验结果及解释 | 第40-46页 |
1、单位根检验结果及解释 | 第40-41页 |
2、协整检验结果及解释 | 第41-44页 |
3、误差纠正模型(ECM)检验结果及解释 | 第44-46页 |
五、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