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导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资产证券化的一般法律问题 | 第11-19页 |
第一节 资产证券化的概念 | 第11-13页 |
第二节 资产证券化的一般流程 | 第13-17页 |
一、资产证券化的参与主体 | 第13-15页 |
二、资产证券化的操作流程 | 第15-17页 |
第三节 风险隔离机制是资产证券化的主要特征 | 第17-19页 |
第二章 风险隔离机制中的资产转移 | 第19-32页 |
第一节 基础资产转让的合法性 | 第20-27页 |
一、基础资产的可转让性 | 第20-22页 |
二、基础资产转让中"禁转条款"的效力 | 第22-25页 |
三、基础资产转让中"通知"的问题 | 第25-27页 |
第二节 基础资产转让的真实性 | 第27-32页 |
一、选择能够实现真实销售的基础资产转让方式 | 第27-29页 |
二、资产转让中实现"真实销售"的标准 | 第29-32页 |
第三章 风险隔离机制中的SPV构建 | 第32-39页 |
第一节 SPV的组织形式 | 第32-34页 |
一、信托型SPV(特殊目的信托,SPT,Special purpose trust) | 第32-33页 |
二、公司型SPV(特殊目的公司,SPC,Special purpose corporation) | 第33-34页 |
三、合伙形式 | 第34页 |
第二节 SPV的风险隔离法律问题 | 第34-39页 |
一、业务范围与负债的制约 | 第35-36页 |
二、主动申请破产的制约 | 第36-37页 |
三、债权人申请破产的制约 | 第37-39页 |
第四章 风险隔离机制在中国的法律现状和完善 | 第39-50页 |
第一节 关于资产转让的法律现状和完善 | 第40-45页 |
一、关于基础资产的可转让性 | 第40-41页 |
二、关于"禁转条款"的效力 | 第41-42页 |
三、转让中的通知问题 | 第42-43页 |
四、关于真实销售的标准问题 | 第43-45页 |
第二节 关于SPV构建的法律现状和完善 | 第45-50页 |
一、公司型SPV | 第45-47页 |
二、信托型SPV | 第47-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5-56页 |
后记 | 第56-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