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20页 |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4页 |
·网络面临的安全威胁 | 第10-11页 |
·保护网络安全的技术 | 第11-13页 |
·当前网络防护系统的不足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4-18页 |
·网络访问保护技术NAP | 第14-15页 |
·网络准入控制技术NAC | 第15-16页 |
·可信网络连接技术TNC | 第16-18页 |
·论文的结构及主要工作 | 第18-20页 |
·结构 | 第18页 |
·主要工作 | 第18-20页 |
第二章 背景知识 | 第20-34页 |
·可信网络连接概述 | 第20-23页 |
·可信网络连接的架构 | 第20-21页 |
·可信网络连接的实体 | 第21-22页 |
·可信网络连接的接口 | 第22页 |
·可信网络连接的工作原理 | 第22-23页 |
·IEEE 802.1x协议 | 第23-26页 |
·802.1x协议的体系结构 | 第23-24页 |
·端口控制原理 | 第24-25页 |
·802.1x协议工作流程 | 第25-26页 |
·可扩展认证协议 | 第26-28页 |
·EAP概述 | 第26-27页 |
·EAP数据包格式 | 第27-28页 |
·EAP的认证类型 | 第28页 |
·基于隧道的EAP认证方法 | 第28-32页 |
·PEAP概述 | 第28-29页 |
·EAP-TTLS概述 | 第29-31页 |
·EAP-FAST概述 | 第31-32页 |
·RADIUS协议概述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基于PEAP的可信网络连接接入方案的分析与设计 | 第34-43页 |
·引言 | 第34-35页 |
·PEAP的工作原理 | 第35-36页 |
·基于PEAP的可信网络连接接入方案 | 第36-42页 |
·基于PEAP的TNC层次结构介绍 | 第36-38页 |
·基于PEAP的TNC接入方案的设计 | 第38-41页 |
·基于PEAP的TNC接入方案的分析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基于其他隧道认证方法的可信网络连接接入方案的分析与设计 | 第43-51页 |
·基于EAP-TTLS的可信网络连接接入方案 | 第43-47页 |
·EAP-TTLS的工作原理 | 第43-44页 |
·基于EAP-TTLS的TNC层次结构介绍 | 第44-45页 |
·基于EAP-TTLS的TNC接入方案的设计 | 第45-46页 |
·基于EAP-TTLS的TNC接入方案的分析 | 第46-47页 |
·基于EAP-FAST的可信网络连接接入方案 | 第47-50页 |
·EAP-FAST的工作原理 | 第47-48页 |
·基于EAP-FAST的TNC层次结构介绍 | 第48-49页 |
·基于EAP-FAST的TNC接入方案的设计 | 第49页 |
·基于EAP-FAST的TNC接入方案的分析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可信网络连接接入方案选择机制的设计 | 第51-57页 |
·引言 | 第51页 |
·PEAP、EAP-TTLS与EAP-FAST的比较分析 | 第51-53页 |
·安全性方面 | 第51-52页 |
·效率方面 | 第52-53页 |
·其他方面 | 第53页 |
·可信网络连接接入方案选择机制的设计 | 第53-56页 |
·选择机制 | 第53-55页 |
·应用场景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六章 可信网络连接原型系统的实现 | 第57-69页 |
·原型系统的设计 | 第57-62页 |
·原型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57-58页 |
·网络请求者模块设计 | 第58-61页 |
·策略决策点模块的设计 | 第61-62页 |
·底层访问模块的设计 | 第62页 |
·原型系统的实现 | 第62-64页 |
·TNC@FHH的不足 | 第63页 |
·原型系统实例 | 第63-64页 |
·原型系统的测试 | 第64-68页 |
·测试的目标 | 第64-65页 |
·测试的拓扑 | 第65页 |
·测试的结果 | 第65-68页 |
·本章小节 | 第68-69页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69-71页 |
·论文工作总结 | 第69-70页 |
·问题和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