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低碳为导向的城市设计策略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36页 |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第14-18页 |
·研究背景 | 第14-16页 |
·研究目的 | 第16-17页 |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基本概念 | 第18-22页 |
·低碳 | 第18-19页 |
·城市设计 | 第19-20页 |
·以低碳为导向的城市设计 | 第20-22页 |
·相关研究概况 | 第22-33页 |
·国外研究现状与研究动态 | 第22-26页 |
·国内研究现状与研究动态 | 第26-29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总结 | 第29-33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33-36页 |
·研究范畴 | 第33页 |
·研究内容 | 第33-34页 |
·研究方法 | 第34-35页 |
·研究框架 | 第35-36页 |
第2章 以低碳为导向的城市设计基本理念 | 第36-62页 |
·提出背景 | 第36-46页 |
·低碳城市的空间支撑论 | 第36-39页 |
·城市设计的环境价值论 | 第39-46页 |
·相关理论 | 第46-50页 |
·城市系统的新陈代谢论 | 第47-48页 |
·城市空间的低碳循环论 | 第48-50页 |
·概念辨析 | 第50-55页 |
·“低碳”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 第50-51页 |
·“低碳”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 第51-53页 |
·“以低碳为导向城市设计”的概念界定 | 第53-55页 |
·内涵阐释 | 第55-61页 |
·对象系统 | 第55-57页 |
·目标构成 | 第57-59页 |
·基本特征 | 第59-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3章 以低碳为导向的城市设计要素体系 | 第62-105页 |
·城市的四类低碳物质要素 | 第62-64页 |
·城市活动排放/清除温室气体的主要领域 | 第62-63页 |
·与城市设计相关的城市低碳要素构成 | 第63-64页 |
·城市设计对低碳要素的影响机理 | 第64-76页 |
·固定碳源碳排放与城市设计关系 | 第65-68页 |
·移动碳源碳排放与城市设计关系 | 第68-71页 |
·过程碳源碳排放与城市设计关系 | 第71-73页 |
·自然碳汇碳清除与城市设计关系 | 第73-76页 |
·城市设计低碳要素的关联框架 | 第76-78页 |
·城市设计低碳控制要素的构成 | 第78-102页 |
·五层次框架的提出 | 第78-84页 |
·五层次框架的内容 | 第84-102页 |
·本章小结 | 第102-105页 |
第4章 以低碳为导向的城市设计调控策略 | 第105-145页 |
·议题及其实践原则 | 第105-108页 |
·议题框架的建立 | 第106-107页 |
·议题实践的原则 | 第107-108页 |
·降低固定碳源碳排放的城市设计策略 | 第108-115页 |
·减少气候不利影响以降低建筑能源需求 | 第109-112页 |
·扩大气候有利影响以拓宽建筑用能渠道 | 第112-115页 |
·降低移动碳源碳排放的城市设计策略 | 第115-124页 |
·优化出行方式以调整交通用能结构 | 第116-121页 |
·缩短出行里程以降低交通能源需求 | 第121-124页 |
·降低过程碳源碳排放的城市设计策略 | 第124-132页 |
·高效供给与输配能源以调控转化用能 | 第124-128页 |
·平衡循环与利用水源以降低输配用能 | 第128-130页 |
·多元活化与再生物源以减少处理用能 | 第130-132页 |
·促进自然碳汇碳清除的城市设计策略 | 第132-143页 |
·保护恢复生态功能以稳定碳汇 | 第132-137页 |
·整合完善绿地格局以扩大碳汇 | 第137-141页 |
·保育优化生态过程以增强碳汇 | 第141-143页 |
·本章小结 | 第143-145页 |
第5章 城市设计策略的碳削减绩效分析 | 第145-192页 |
·碳排放评估的基本问题 | 第145-154页 |
·意义与内涵 | 第145-147页 |
·原理与方法 | 第147-152页 |
·模型与边界 | 第152-154页 |
·碳排放计量分析的内容与方法 | 第154-159页 |
·固定碳源碳排放计量 | 第154-155页 |
·移动碳源碳排放计量 | 第155-156页 |
·过程碳源碳排放计量 | 第156-157页 |
·自然碳汇碳清除计量 | 第157-159页 |
·碳削减绩效分析的操作过程 | 第159-173页 |
·城市设计实践中的定位 | 第160-162页 |
·碳削减绩效分析的方法 | 第162-169页 |
·碳削减绩效分析的步骤 | 第169-173页 |
·城市设计案例应用 | 第173-190页 |
·重庆悦来低碳导向城市设计背景介绍 | 第173-176页 |
·重庆悦来低碳导向城市设计调控策略 | 第176-183页 |
·重庆悦来城市设计策略的碳削减绩效分析 | 第183-190页 |
·本章小结 | 第190-192页 |
结论 | 第192-194页 |
参考文献 | 第194-206页 |
附录 | 第206-20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207-209页 |
致谢 | 第209-210页 |
个人简历 | 第2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