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31页 |
·论文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3-16页 |
·论文的背景 | 第13-15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5-16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6页 |
·区域创新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页 |
·科技中介组织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1页 |
·各主要类型科技中介组织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1-26页 |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26-28页 |
·研究思路 | 第26-27页 |
·研究方法 | 第27-28页 |
·主要内容及论文结构 | 第28-29页 |
·主要内容 | 第28页 |
·论文结构 | 第28-29页 |
·创新之处 | 第29-31页 |
第2章 科技中介组织角色相关概念及其经济学分析 | 第31-42页 |
·科技中介组织角色的内涵 | 第31-34页 |
·中介的概念 | 第31-32页 |
·中介组织的内涵界定 | 第32页 |
·科技中介组织的概念 | 第32页 |
·科技中介组织的内容与研究范围界定 | 第32-34页 |
·科技中介组织角色的概念 | 第34页 |
·技术市场相关概念界定 | 第34-35页 |
·技术交易的概念 | 第34页 |
·技术市场的概念 | 第34-35页 |
·科技中介组织存在必要性的经济学解释 | 第35-40页 |
·科技中介组织角色与技术市场失灵 | 第35-36页 |
·科技中介组织角色与技术合约失灵 | 第36-37页 |
·科技中介组织角色与逆向选择 | 第37-38页 |
·科技中介组织角色与不完全契约 | 第38-39页 |
·科技中介组织角色与交易费用 | 第39-40页 |
·科技中介组织角色与外部性问题 | 第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3章 RIS中科技中介组织角色定位分析 | 第42-60页 |
·RIS中科技中介组织角色的系统分析 | 第42-46页 |
·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界定 | 第42-43页 |
·区域创新系统的基本结构 | 第43页 |
·RIS中科技中介组织角色特点 | 第43-44页 |
·角色定位模型与定位分析框架 | 第44-46页 |
·科技中介组织市场角色分析 | 第46-55页 |
·技术商品及技术交易的经济特征 | 第46-48页 |
·科技中介组织市场角色博弈分析 | 第48-53页 |
·科技中介组织市场角色判定分析 | 第53-55页 |
·科技中介组织位势角色分析 | 第55-57页 |
·生产力促进中心的位势角色 | 第56页 |
·企业孵化器的位势角色 | 第56-57页 |
·技术交易市场的位势角色 | 第57页 |
·科技中介组织主体角色分析 | 第57-59页 |
·其他创新主体的主体角色 | 第57-58页 |
·科技中介组织的主体角色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4章 RIS中科技中介组织的作用机理分析 | 第60-77页 |
·RIS中科技中介组织作用机理的系统分析 | 第60-65页 |
·RIS中科技中介组织作用动力来源 | 第60-63页 |
·RIS中科技中介组织作用目标 | 第63-64页 |
·RIS中科技中介组织作用实现途径 | 第64页 |
·RIS中科技中介组织作用机理模型 | 第64-65页 |
·RIS中科技中介组织自我提升机理 | 第65-68页 |
·交互学习与知识交流 | 第66页 |
·行业竞争与网络化协作 | 第66-67页 |
·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 | 第67-68页 |
·科技中介组织对其他创新主体的作用机理 | 第68-70页 |
·科技中介组织对政府的作用 | 第68-69页 |
·科技中介组织对企业的作用 | 第69页 |
·科技中介组织对科研院所的作用 | 第69-70页 |
·科技中介组织提高竞争效率机理 | 第70-71页 |
·竞争是市场主体的生存方式 | 第70页 |
·提升创新主体之间竞争效率的机理分析 | 第70-71页 |
·科技中介组织促进创新价值实现机理 | 第71-73页 |
·技术创新过程中信息与价值流动路径 | 第72页 |
·创新价值实现的机理分析 | 第72-73页 |
·科技中介组织推动技术转移和扩散机理 | 第73-74页 |
·科技中介组织优化配置创新资源机理 | 第74-76页 |
·RIS运行对优化创新资源配置的需要 | 第74-75页 |
·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机理分析 | 第75-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5章 我国RIS中科技中介组织角色的现状分析 | 第77-97页 |
·我国RIS中科技中介组织的角色描述 | 第77-88页 |
·企业孵化器角色现状 | 第77-78页 |
·生产力促进中心角色现状 | 第78-80页 |
·技术交易市场角色现状 | 第80-88页 |
·我国RIS中科技中介组织角色供需状况 | 第88-91页 |
·我国企业对科技中介组织角色需求 | 第88-90页 |
·我国RIS中科技中介组织角色供给 | 第90-91页 |
·我国科技中介组织角色的问题分析与判定 | 第91-96页 |
·角色功能发挥缺乏外部资源扶持 | 第91-92页 |
·科技中介组织角色缺位和政府越位 | 第92-93页 |
·功能角色重叠不利于集合竞争优势 | 第93页 |
·经济鉴证类中介服务缺乏规范化运作 | 第93-94页 |
·社会对科技中介组织角色认知不足 | 第94页 |
·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 | 第94-95页 |
·相关法律体系不健全 | 第95-96页 |
·本章小结 | 第96-97页 |
第6章 RIS中科技中介组织角色作用效率的实证检验——以技术交易市场为例 | 第97-122页 |
·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 第97-98页 |
·基于通径分析的作用路径实证检验 | 第98-102页 |
·通径分析原理 | 第98页 |
·通径分析过程 | 第98-101页 |
·通径分析结论 | 第101-102页 |
·基于VAR模型的实证检验 | 第102-110页 |
·单位根检验 | 第102-103页 |
·EG两步法 | 第103页 |
·实证过程 | 第103-110页 |
·基于OLS的面板数据分析 | 第110-116页 |
·区域技术市场发展对区域GDP作用效率的检验 | 第111-113页 |
·区域技术交易市场对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作用效率检验 | 第113-116页 |
·区域科技中介组织作用效率比较分析 | 第116-120页 |
·东部地区技术市场运行效率评价 | 第116-118页 |
·中部地区技术市场运行效率评价 | 第118-119页 |
·西部地区技术市场运行效率评价 | 第119-120页 |
·区域技术市场运行效率评价结论 | 第120页 |
·实证检验的结论 | 第120-121页 |
·本章小结 | 第121-122页 |
第7章 RIS中科技中介组织角色实现条件及对策研究 | 第122-135页 |
·科技中介组织角色实现条件 | 第122-126页 |
·市场对新技术的强烈需求 | 第122-123页 |
·研发主体的市场意识 | 第123-124页 |
·技术信息流通及技术交易的基础条件 | 第124-125页 |
·完善的产权保护制度 | 第125-126页 |
·政策建议 | 第126-134页 |
·理清科技中介组织与政府关系 | 第126-127页 |
·健全信用体系和制度 | 第127-128页 |
·完善有关科技中介组织的法律保障体系 | 第128-130页 |
·构建与完善角色功能实现的基础条件 | 第130-132页 |
·科技中介组织角色实施的人才建设 | 第132-133页 |
·增加金融服务以完善角色功能 | 第133-134页 |
·本章小结 | 第134-135页 |
结论 | 第135-137页 |
参考文献 | 第137-146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46-147页 |
致谢 | 第147-148页 |
个人简历 | 第148-149页 |
附录 | 第149-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