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外资银行安全保障法律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1 引言 | 第8-13页 |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2 外资银行安全保障的一般分析 | 第13-21页 |
·外资银行安全保障的概念 | 第13-16页 |
·外资银行的界定 | 第13-14页 |
·外资银行安全保障的界定 | 第14-16页 |
·外资银行安全保障的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外资银行安全保障的经济学分析 | 第16-17页 |
·外资银行安全保障的政治学分析 | 第17-18页 |
·外资银行安全保障的法学分析 | 第18-19页 |
·外资银行安全保障的现实原因 | 第19-21页 |
·外资银行引起系统性金融风险 | 第19-20页 |
·外资银行经营可能干扰东道国的货币政策 | 第20页 |
·外资银行引入对东道国的金融业造成冲击 | 第20-21页 |
3 外资银行安全保障的国外和国际立法实践 | 第21-33页 |
·发达国家外资银行安全保障法律制度 | 第21-26页 |
·美国外资银行安全保障法律制度 | 第21-23页 |
·英国外资银行安全保障法律制度 | 第23-24页 |
·日本外资银行安全保障法律制度 | 第24-25页 |
·发达国家安全保障法律制度发展趋势 | 第25-26页 |
·外资银行安全保障的国际立法 | 第26-33页 |
·服务贸易总协定评述 | 第27-29页 |
·巴塞尔协议评述 | 第29-33页 |
4 我国外资银行安全保障法律制度现状与评析 | 第33-41页 |
·我国外资银行安全保障的现实状况 | 第33-35页 |
·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阶段性发展 | 第33页 |
·外资银行在华经营现状 | 第33-34页 |
·外资银行的风险表现 | 第34-35页 |
·我国外资银行安全保障立法现状 | 第35-37页 |
·外资银行市场准入安全保障法律制度 | 第36页 |
·外资银行市场运营安全保障法律制度 | 第36-37页 |
·外资银行市场退出安全保障法律制度 | 第37页 |
·我国外资银行安全保障法律制度缺陷 | 第37-41页 |
·外资银行安全保障的法律体系不完备 | 第37-38页 |
·外资银行风险监管落后 | 第38页 |
·外资银行内部控制体制不够完善 | 第38-39页 |
·外资银行安全保障市场约束机制缺位 | 第39页 |
·外资银行安全保障的国际合作不足 | 第39-41页 |
5 完善我国外资银行安全保障法律制度的思考 | 第41-51页 |
·完善外资银行安全保障法律体系 | 第41-42页 |
·提升外资银行监管立法的法律位阶 | 第41页 |
·完善外资银行安全保障法律体系 | 第41-42页 |
·健全风险监管 | 第42-45页 |
·更新监管理念 | 第42页 |
·建立强有力的专门监管机构,完善监管体系 | 第42页 |
·完善外资银行准入制度 | 第42-43页 |
·加强对外资银行业务经营活动的持续监管 | 第43-44页 |
·健全外资银行危机处理和市场退出机制 | 第44-45页 |
·健全外资银行内部控制制度 | 第45-46页 |
·建立外资银行安全保障的市场约束机制 | 第46-49页 |
·加强外资银行的社会监督 | 第46-48页 |
·完善外资银行信息披露制度 | 第48页 |
·建立外资银行行业自律机制 | 第48-49页 |
·加强外资银行安全保障的国际合作 | 第49-51页 |
·加强双边合作与交流 | 第49页 |
·积极参与多边合作 | 第49-51页 |
6 结语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附录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