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经济学视角的特别提款权发展思路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第二节 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第9-14页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第9-11页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第11-13页 |
三、对以往研究的小结 | 第13-14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14-15页 |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国际货币合作相关理论 | 第16-22页 |
第一节 早期的货币统一思想 | 第16-17页 |
一、“全球货币”的萌芽 | 第16页 |
二、德·帕里克的思想 | 第16-17页 |
第二节 凯恩斯的“班柯”理论 | 第17-18页 |
第三节 特里芬的货币合作理论 | 第18-20页 |
第四节 平行货币理论 | 第20-22页 |
第三章 特别提款权发展现状及问题 | 第22-31页 |
第一节 特别提款权的创立与发展现状 | 第22-26页 |
一、特别提款权概况 | 第22-24页 |
二、特别提款权的发展现状 | 第24-26页 |
第二节 特别提款权设计及运行机制缺陷 | 第26-31页 |
一、SDR 货币基础职能缺失 | 第26-27页 |
二、非法币且无信用支撑 | 第27-28页 |
三、供给不足且分配不均 | 第28页 |
四、IMF 受制于大国力量 | 第28-29页 |
五、SDR 的篮子货币代表性不足 | 第29页 |
六、储备货币多元化挤占SDR 发展空间 | 第29-31页 |
第四章 特别提款权技术路径探索及可行性研究 | 第31-56页 |
第一节 替换账户方案的总结及借鉴 | 第31-34页 |
一、特别提款权替换账户简介 | 第31-33页 |
二、替换账户仍待解决的问题 | 第33-34页 |
第二节 欧洲货币单位发展经验借鉴 | 第34-45页 |
一、机构改革先行,形成权力机构 | 第34-37页 |
二、SDR 定值货币及定值方法改进 | 第37-40页 |
三、扩大SDR 发行规模以提高影响力 | 第40-41页 |
四、完善SDR 货币功能以提高吸引力 | 第41-45页 |
第三节 特别提款权发展的可行性研究 | 第45-56页 |
一、储备货币多元化的必然趋势 | 第45-48页 |
二、货币体系改革与合作的必然趋势 | 第48-52页 |
三、SDR 作为国际平行货币的可行性结论 | 第52-56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6-66页 |
第一节 特别提款权的短期目标和长期愿景 | 第56-59页 |
一、核心观点 | 第56-57页 |
二、现实可能 | 第57页 |
三、实现步骤 | 第57-59页 |
第二节 中国的现实选择 | 第59-66页 |
一、坚定推动经济结构转型 | 第59-61页 |
二、力争在IMF 的话语权 | 第61-62页 |
三、加强新兴市场国家合作 | 第62-64页 |
四、推进人民币的区域化与国际化 | 第64-65页 |
五、结语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