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临床学论文--医案、医话(临床经验)论文

基于数据挖掘周仲瑛教授治疗2型糖尿病瘀热相搏证病案回顾性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9页
前言第9-10页
第一部分 西医对2型糖尿病的认识及治疗进展第10-19页
 1. 流行病学第10页
 2. 病因及发病机制第10-13页
   ·遗传因素第10页
   ·肥胖第10-11页
   ·不合理饮食及热量摄入第11-12页
   ·体力活动不足第12页
   ·胰岛素抵抗第12-13页
 3. 诊断标准第13页
 4. 2型糖尿病的治疗与预防第13-19页
   ·DM教育和自我防治第13-15页
   ·饮食及运动治疗第15-16页
   ·T2DM的药物治疗第16-19页
第二部分 中医对2型糖尿病临床研究进展综述第19-23页
 1. 古代医家对"糖尿病"的认识第19-20页
 2. 病因病机第20-21页
 3. 辨证论治第21-22页
 4. 专方专药第22-23页
第三部分 周仲瑛教授关于瘀热相搏证的学术思想第23-27页
 1. 瘀热的概念及形成第23-24页
   ·古代中医对瘀热的认识第23页
   ·瘀热相搏证的提出第23-24页
 2. 瘀热致消第24-27页
   ·古代医家对"瘀热致消"的认识第24-25页
   ·"瘀热致消"的形成机理第25页
   ·"瘀热致消"的证候特征第25-26页
   ·络热血瘀,变生他病第26-27页
第四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的周仲瑛教授治疗2型糖尿病瘀热相搏证病案回顾性研究第27-39页
 1. 研究对象第27-28页
   ·病例来源第27页
   ·纳入标准第27-28页
   ·排除标准第28页
   ·入选病人一般情况第28页
 2. 研究方法第28-29页
   ·病案信息采集方法第28页
   ·病案信息数据挖掘方法第28-29页
 3. 研究结果第29-37页
   ·症状、体征出现的频次和频率第29-30页
   ·症状体征相关度分析第30页
   ·兼证证型分布规律第30-31页
   ·主兼证证型相关度分析第31-32页
   ·症状与证型相关度分析第32-33页
   ·主要用药频率第33页
   ·药物相关度分析第33-34页
   ·主兼证与药物相关度分析第34-35页
   ·主要症状与药物之间相关度分析第35-37页
 4、讨论第37-39页
   ·症状第37页
   ·辨证第37-38页
   ·处方用药第38-39页
第五部分 瘀热证及瘀热与糖尿病浅谈第39-44页
 1、瘀热证第39页
 2、瘀热证与2型糖尿病第39页
 3、药物组成分析第39-43页
   ·地骨皮第39-40页
   ·知母第40页
   ·鬼箭羽第40-41页
   ·生地黄第41页
   ·僵蚕第41-42页
   ·玄参第42页
   ·泽兰第42-43页
 4、典型病例第43-44页
结语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附录第48-5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50-51页
致谢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数据挖掘的周仲瑛教授治疗食道癌病案回顾性研究
下一篇:针刺镇痛在肠镜检查中的应用的理论研究与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