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8页 |
英文缩略语 | 第8-9页 |
前言 | 第9-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23页 |
1 抑郁症的中医研究概况 | 第10-17页 |
2 抑郁症现代医学病因研究 | 第17-21页 |
3 抑郁症的临床治疗现状 | 第21-23页 |
调心补肾解郁颗粒处方论证 | 第23-24页 |
实验研究 | 第24-35页 |
实验一 小鼠强迫游泳实验 | 第24-26页 |
1 实验材料 | 第24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4-25页 |
3 观察指标 | 第25页 |
4 统计学处理 | 第25页 |
5 结果 | 第25-26页 |
实验结果 | 第26页 |
实验二 调心补肾解郁颗粒对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 | 第26-32页 |
1 实验材料 | 第26-27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7-29页 |
3 观察指标 | 第29-30页 |
4 统计学处理 | 第30页 |
5 结果 | 第30-32页 |
实验三 调心补肾解郁颗粒对应激抑郁模型大鼠下丘脑内5-HT 和NE 水平的影响 | 第32-35页 |
1 实验材料 | 第32-33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3页 |
3 观察指标 | 第33-34页 |
4 统计学处理 | 第34页 |
5 实验结果 | 第34-35页 |
讨论与体会 | 第35-38页 |
1 抑郁大鼠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 第35-36页 |
2 调心补肾解郁颗粒对大鼠一般状态的影响 | 第36页 |
3 调心补肾解郁颗粒对抑郁大鼠体重的影响 | 第36页 |
4 调心补肾解郁颗粒对大鼠糖水消耗的影响 | 第36页 |
5 调心补肾解郁颗粒对抑郁大鼠行为学的影响 | 第36-37页 |
6 调心补肾解郁颗粒对大鼠下丘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 | 第37-38页 |
存在问题与展望 | 第38-39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