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绪论 | 第15-2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5页 |
1.2 半导体光催化原理 | 第15-16页 |
1.3 光催化剂研究进展 | 第16-23页 |
1.3.1 紫外光响应光催化剂 | 第16-18页 |
1.3.2 可见光响应光催化剂 | 第18-22页 |
1.3.3 红外光响应光催化剂 | 第22-23页 |
1.4 光催化的特点与不足 | 第23-24页 |
1.5 提高半导体光催化活性的方法 | 第24-27页 |
1.6 课题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7-29页 |
1.6.1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27页 |
1.6.2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7-29页 |
2 BiOI/BiOIO_3异质结光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分析 | 第29-41页 |
2.1 引言 | 第29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9-32页 |
2.2.1 主要试剂 | 第29-30页 |
2.2.2 主要仪器 | 第30页 |
2.2.3 样品表征和测试 | 第30-31页 |
2.2.4 样品的制备 | 第31-32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2-40页 |
2.3.1 XRD分析 | 第32-33页 |
2.3.2 SEM分析 | 第33页 |
2.3.3 DRS分析 | 第33-35页 |
2.3.4 光催化降解性能测试 | 第35页 |
2.3.5 XRD分析 | 第35-37页 |
2.3.6 SEM分析 | 第37-38页 |
2.3.7 UV-vis漫反射分析 | 第38页 |
2.3.8 光催化性能分析 | 第38-39页 |
2.3.9 光催化性能改善的机理分析 | 第39-4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3 卤氧化铋BiOX(X=I,Cl,Br)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41-55页 |
3.1 引言 | 第41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1-44页 |
3.2.1 主要试剂 | 第41页 |
3.2.2 主要仪器 | 第41-42页 |
3.2.3 样品表征和测试 | 第42-43页 |
3.2.4 样品的制备 | 第43-44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4-54页 |
3.3.1 BiOI样品的XRD分析 | 第44页 |
3.3.2 BiOI样品的SEM分析 | 第44-45页 |
3.3.3 BiOI样品的比表面积分析 | 第45-46页 |
3.3.4 BiOI样品的带隙分析图 | 第46页 |
3.3.5 BiOI样品的光催化降解性能测试 | 第46-47页 |
3.3.6 BiOCl样品的XRD分析 | 第47-48页 |
3.3.7 BiOCl样品的SEM分析 | 第48页 |
3.3.8 BiOCl样品的比表面积分析 | 第48-49页 |
3.3.9 BiOCl样品的带隙分析图 | 第49-50页 |
3.3.10 BiOCl样品的光催化降解性能测试 | 第50页 |
3.3.11 BiOBr样品的XRD分析 | 第50-51页 |
3.3.12 BiOBr样品的SEM分析 | 第51-52页 |
3.3.13 BiOBr样品的比表面积分析 | 第52-53页 |
3.3.14 BiOBr样品的带隙分析图 | 第53页 |
3.3.15 BiOBr样品的光催化降解性能测试 | 第53-5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4 BiOI光催化剂的制备及不同Ag含量负载BiOI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 第55-70页 |
4.1 引言 | 第55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5-58页 |
4.2.1 主要试剂 | 第55页 |
4.2.2 主要仪器 | 第55-56页 |
4.2.3 样品表征和测试 | 第56-57页 |
4.2.4 样品的制备 | 第57-58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8-68页 |
4.3.1 BiOI-0样品的XRD分析 | 第58-59页 |
4.3.2 BiOI-0样品的SEM分析 | 第59页 |
4.3.3 BiOI-0样品的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图 | 第59-60页 |
4.3.4 BiOI-0样品的光催化降解图 | 第60页 |
4.3.5 不同pH下BiOI样品的XRD图 | 第60-61页 |
4.3.6 不同pH值下BiOI样品的SEM图 | 第61-62页 |
4.3.7 不同pH值下BiOI样品的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图 | 第62-63页 |
4.3.8 不同pH值下BiOI样品的光催化降解图 | 第63-64页 |
4.3.9 BiOI-9负载不同含量Ag的 XRD图 | 第64-65页 |
4.3.10 BiOI-9负载不同含量Ag的 SEM图和EDS图 | 第65-66页 |
4.3.11 BiOI-9样品负载不同含量Ag的比表面积分析 | 第66-67页 |
4.3.12 BiOI-9负载不同含量Ag的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 | 第67页 |
4.3.13 BiOI-9负载不同Ag含量下样品的光催化降解图 | 第67-68页 |
4.3.14 光催化性能机理分析图 | 第6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70-73页 |
5.1 结论与创新 | 第70-72页 |
5.1.1 结论 | 第70-71页 |
5.1.2 创新 | 第71-72页 |
5.2 展望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及实践成果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作者简介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