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城乡金融组织论文

衡阳市农村信用社发展对策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9-18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1.2.1 研究目的第10页
        1.2.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1-16页
        1.3.1 国内研究综述第11-14页
        1.3.2 国外研究综述第14-16页
    1.4 研究内容第16页
    1.5 研究方法与思路第16-17页
    1.6 创新之处第17-18页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第18-21页
    2.1 农村信用社概念第18页
    2.2 农村信用社特点第18页
    2.3 金融深化论第18-19页
    2.4 金融约束论第19-20页
    2.5 农村金融市场论第20-21页
第3章 衡阳市农村信用社发展状况及现存问题第21-32页
    3.1 衡阳市农村信用社产生及发展第21-22页
        3.1.1 发展初期(1951-1957)第21页
        3.1.2 挫折期(1958-1979)第21-22页
        3.1.3 农行代管期(1980-1996)第22页
        3.1.4 稳定发展期(1996-2000)第22页
        3.1.5 深化改革期(2003至今)第22页
    3.2 衡阳市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状况第22-29页
        3.2.1 业务发展概况第22-25页
        3.2.2 发展现状的优势与劣势分析第25-29页
    3.3 衡阳市农村信用社存在问题第29-32页
        3.3.1 产权主体模糊第29页
        3.3.2 法治结构待完善第29-30页
        3.3.3 管理体制欠健全,管理职权和责任模糊第30页
        3.3.4 资产质量、业务品种、网点建设和员工素质待提升第30-32页
第4章 衡阳市农信社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第32-39页
    4.1 AHP层次分析法第32页
    4.2 衡阳市农村信用社发展指标的体系构建第32-39页
        4.2.1 模型的假设第32-33页
        4.2.2 符号的说明第33页
        4.2.3 层次结构模型的构建第33-37页
        4.2.4 问题及分析第37-39页
第5章 国内信用社的创新发展模式经验与借鉴第39-41页
    5.1 “苏南模式”——改制成股份制商业银行第39页
    5.2 “天津模式”——转变股份制下的农信社第39-40页
    5.3 国内农村信用社改革创新发展的启示第40-41页
第6章 衡阳市农信社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第41-47页
    6.1 政策制度方面第41-42页
        6.1.1 集中农信社股权第41页
        6.1.2 明晰农信社产权第41页
        6.1.3 加强金融监管第41-42页
        6.1.4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第42页
    6.2 内部管理方面第42-43页
        6.2.1 增强农信社管理能力第42页
        6.2.2 提高业务服务质量和水平第42-43页
        6.2.4 明确农信社市场定位第43页
    6.3 营销方面第43-47页
        6.3.1 造就网点优势,挖掘市场空间第43-44页
        6.3.2 集中优势业务,强化优质服务第44-45页
        6.3.4 主动走进市场,创新业务营销手段第45页
        6.3.5 拓宽中间业务,增加经营效益第45-47页
第7章 结论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附录: 衡阳市农村信用社现状的调查问卷第52-54页
致谢第54-55页
作者简介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SCMC-AML-2009方案治疗儿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和毒副作用研究
下一篇:铂类药物相关耳毒性及肝母细胞瘤儿童预后因素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