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8-1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9-4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9-28页 |
1.1.1 5G需求 | 第19-20页 |
1.1.2 面向5G的分层异构融合网络概述 | 第20-27页 |
1.1.3 分层异构融合网络面临的挑战 | 第27-2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8-33页 |
1.2.1 密集部署下干扰管理研究 | 第28-30页 |
1.2.2 异构融合下资源分配研究 | 第30-31页 |
1.2.3 大规模连接下接入策略研究 | 第31-33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33-35页 |
1.4 本文的组织架构 | 第35-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5页 |
第二章 基于授权频谱的超密集无线网络有效容量分析及优化 | 第45-63页 |
2.1 引言 | 第45-46页 |
2.2 基于随机干扰的超密集网络模型 | 第46-48页 |
2.3 超密集网络的有效容量 | 第48-55页 |
2.3.1 有效容量理论 | 第48-49页 |
2.3.2 两小小区基站场景下有效容量分析 | 第49-50页 |
2.3.3 N个小小区基站场景下有效容量分析 | 第50-54页 |
2.3.4 不饱和业务下的总有效容量最大化 | 第54-55页 |
2.4 数值、仿真与分析 | 第55-5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59页 |
2.6 附录 | 第59-61页 |
2.6.1 两个小小区基站情况下信干噪比联合概率密度函数公式证明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第三章 基于非授权频谱的超密集分布式网络有效容量分析及优化 | 第63-91页 |
3.1 引言 | 第63-64页 |
3.2 系统模型 | 第64-66页 |
3.3 LAA网络的有效容量 | 第66-70页 |
3.4 所提有效容量理论在LAA网络中的应用 | 第70-74页 |
3.4.1 有效容量最大化 | 第70-71页 |
3.4.2 有效能效最大化 | 第71-74页 |
3.5 数值、仿真与分析 | 第74-81页 |
3.5.1 模型及理论验证 | 第74-75页 |
3.5.2 不同参数对有效容量的影响 | 第75-78页 |
3.5.3 超密集分布式网络的容量域 | 第78-79页 |
3.5.4 基于有效容量的资源优化 | 第79-8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81页 |
3.7 附录 | 第81-87页 |
3.7.1 定理3.1的证明 | 第81-84页 |
3.7.2 推论3.1的证明 | 第84-86页 |
3.7.3 v_L和p_L的计算 | 第86-87页 |
3.7.4 τ的概率生成函数(?)(z)计算 | 第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1页 |
第四章 异构融合网络最优频谱接入与资源分配 | 第91-125页 |
4.1 引言 | 第91-92页 |
4.2 基于聚合有效容量的LWA网络异构空口最优调度 | 第92-103页 |
4.2.1 LWA网络模型 | 第92-94页 |
4.2.2 LWA网络聚合有效容量分析 | 第94-97页 |
4.2.3 问题描述 | 第97-102页 |
4.2.4 数值分析 | 第102-103页 |
4.3 基于李雅普洛夫优化理论的LAA网络自适应频谱接入与功率分配 | 第103-121页 |
4.3.1 系统模型与问题描述 | 第103-109页 |
4.3.2 基于李雅普洛夫优化理论的自适应频谱接入与功率分配算法 | 第109-116页 |
4.3.3 数值分析 | 第116-121页 |
4.3.4 本章小结 | 第121页 |
参考文献 | 第121-125页 |
第五章 机器类型通信网络容量分析及最优接入策略 | 第125-145页 |
5.1 引言 | 第125-126页 |
5.2 基于优先级队列的接入等级控制模型 | 第126-128页 |
5.3 多种类型机器类通信QoS分析 | 第128-131页 |
5.3.1 多种机器通信类型的有效带宽 | 第128页 |
5.3.2 多种机器通信类型的有效容量 | 第128-130页 |
5.3.3 组合结果 | 第130-131页 |
5.4 保证统计QoS的接入等级控制策略 | 第131-136页 |
5.4.1 基于博弈论的接入分布式等级控制策略 | 第131-135页 |
5.4.2 基于动态价值的局部最优 | 第135-136页 |
5.5 数值、仿真与分析 | 第136-141页 |
5.5.1 所提有效容量性能分析 | 第138-139页 |
5.5.2 分布式等级控制策略的收敛性和仿真性能 | 第139页 |
5.5.3 基于动态价值的接入控制策略的收敛性和仿真性能 | 第139-141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41页 |
5.7 附录 | 第141-143页 |
5.7.1 定理5.4的证明 | 第141-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143-14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45-149页 |
6.1 论文总结 | 第145-147页 |
6.2 未来研究展望 | 第147-149页 |
附录A 缩略语表 | 第149-153页 |
致谢 | 第153-1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55-1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