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压力与支护论文--矿井支护与设备论文--回采工作面支护论文

峰丛地貌浅埋煤层综采工作面支架选型理论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8-14页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8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2页
        1.2.1 峰丛地貌下浅埋煤层矿压显现规律和顶板控制研究第9-10页
        1.2.2 峰丛地貌下煤层开采覆岩运动研究第10-11页
        1.2.3 浅埋煤层综采工作面支架选型研究第11-12页
    1.3 研究内容第12页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2-14页
        1.4.1 研究方法第12-13页
        1.4.2 技术路线第13-14页
2 工作面工程地质背景概况及开采条件第14-21页
    2.1 兖州矿业集团发耳煤矿1107工作面工程地质概况第14-18页
        2.1.1 1107工作面地形地貌特征第14-15页
        2.1.2 1107工作面开采方法及顶底板情况第15-18页
    2.2 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及适应性分析第18-20页
        2.2.1 支架工作阻力分析第18-20页
        2.2.2 支架适应性分析第20页
    2.3 本章小结第20-21页
3 峰丛地貌浅埋煤层综采工作面覆岩运动规律物理模拟实验研究第21-35页
    3.1 相似模型的制作第21-25页
        3.1.1 相似模拟参数的确定第21页
        3.1.2 相似材料配比及用量的确定第21-22页
        3.1.3 模型的制作工艺第22-23页
        3.1.4 模型开挖与测点布置第23-24页
        3.1.5 模拟支架第24-25页
    3.2 模型开挖结果分析第25-34页
        3.2.1 直接顶破断规律分析第25-27页
        3.2.2 基本顶破断规律分析第27-29页
        3.2.3 模型裂隙发育特点与分布规律分析第29-30页
        3.2.4 覆岩垮落带与裂隙带发育高度对比分析第30-31页
        3.2.5 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分析第31-34页
    3.3 本章小结第34-35页
4 峰丛地貌浅埋煤层矿压显现规律数值模拟研究第35-48页
    4.1 FLAC3D数值模拟软件第35页
    4.2 数值模拟的计算第35-39页
        4.2.1 数值模型的建立第35-38页
        4.2.2 模型边界条件及载荷的施加第38页
        4.2.3 确定模拟计算方案第38-39页
    4.3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第39-47页
        4.3.1 工作面采动坡体活动特征第39-43页
        4.3.2 工作面覆岩移动规律分析第43-46页
        4.3.3 液压支架工作阻力变化情况第46-47页
    4.4 本章小结第47-48页
5 支架合理选型研究第48-58页
    5.1 工作面支架与围岩关系理论分析第48-49页
    5.2 工作面支护强度设计第49-54页
        5.2.1 常规方法计算支护阻力第49-50页
        5.2.2 峰丛地貌浅埋煤层工作面支架支护强度的确定第50-53页
        5.2.3 采场支架工作阻力确定第53-54页
    5.3 采场液压支架关键参数确定第54-55页
    5.4 峰丛地貌浅埋煤层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实测第55-57页
        5.4.1 贵州某矿1306工作面地质概况及支架测区布置第55-56页
        5.4.2 实测结果分析第56-57页
    5.5 本章小结第57-58页
6 主要结论及展望第58-60页
    6.1 主要结论第58-59页
    6.2 不足之处与展望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贵州低透煤层CO2致裂增透技术的试验研究
下一篇:平庄煤业集团公司财务共享中心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