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15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5-20页 |
2.1 临床资料 | 第15-16页 |
2.1.1 入选标准 | 第15页 |
2.1.2 排除标准 | 第15页 |
2.1.3 肺内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组(ARDSp组) | 第15页 |
2.1.4 肺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组(ARDSexp组) | 第15-16页 |
2.1.5 对照组 | 第16页 |
2.2 主要仪器及试剂 | 第16-17页 |
2.2.1 主要仪器 | 第16页 |
2.2.2 主要试剂 | 第16-17页 |
2.3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2.3.1 标本采集 | 第17页 |
2.3.2 APACHEⅢ评分(详见附录) | 第17页 |
2.3.3 肺损伤评分 | 第17-18页 |
2.3.4 氧合指数 | 第18页 |
2.3.5 血清Ang-2、SP-D、sRAGE、KL-6水平的检测方法 | 第18页 |
2.3.6 血清Ang-2、SP-D、sRAGE、KL-6水平的测定 | 第18-19页 |
2.4 统计学方法 | 第19-20页 |
第3章 结果 | 第20-25页 |
3.1 一般资料 | 第20页 |
3.2 APACHEⅢ评分、LIS、氧合指数、病死率 | 第20页 |
3.3 血清Ang-2水平 | 第20-21页 |
3.4 血清SP-D水平 | 第21-22页 |
3.5 血清sRAGE水平 | 第22-23页 |
3.6 血清KL-6水平 | 第23页 |
3.7 ARDSp组及ARDSexp组患者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23页 |
3.8 ARDS患者预后与血清Ang-2,SP-D,sRAGE,KL-6水平 | 第23-24页 |
3.9 ARDSp组患者预后与血清Ang-2,SP-D,sRAGE,KL-6水平 | 第24页 |
3.10 ARDSexp组患者预后与血清Ang-2,SP-D,sRAGE,KL-6水平 | 第24-25页 |
第4章 讨论 | 第25-31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31-32页 |
5.1 结论 | 第31页 |
5.2 进一步的工作方向 | 第31-32页 |
致谢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9页 |
附录 | 第39-41页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1-42页 |
综述 | 第4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