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市政工程论文--城市集中供热论文

基于可拓学的换热站运行能效综合评价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1-18页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第11-14页
        1.1.1 国内外能源消耗概状第11-12页
        1.1.2 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采暖供热面临的问题第12-13页
        1.1.3 集中供暖热力系统第13-14页
    1.2 课题的研究意义第14页
    1.3 集中供暖系统能耗评价第14-15页
        1.3.1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2 国外研究现状第15页
    1.4 可拓学研究方法在热力系统能耗评价中的应用第15-16页
        1.4.1 可拓学在热力系统能耗评价中的应用第15-16页
        1.4.2 可拓学研究方法和其他评价方法的比较和分析第16页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第16-17页
    1.6 本章小结第17-18页
第2章 可拓学第18-28页
    2.1 可拓学简介第18页
    2.2 基元理论第18-20页
        2.2.1 事元理论第18页
        2.2.2 关系元理论第18-19页
        2.2.3 物元理论第19-20页
    2.3 可拓集简介第20-21页
        2.3.1 可拓集第20-21页
        2.3.2 可拓集的定义第21页
    2.4 关联函数简介第21-25页
        2.4.1 距的概念第21-22页
        2.4.2 简单关联函数第22-23页
        2.4.3 初等关联函数第23-24页
        2.4.4 关联度函数的一般式第24-25页
    2.5 层次分析法的简介第25-27页
    2.6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3章 换热站能效指标的选取及权重的确定第28-41页
    3.1 能效评价指标第28页
    3.2 能效评价指标的选取第28-29页
    3.3 评价指标的定义第29-32页
        3.3.1 系统可靠性第29-30页
        3.3.2 用户室温合格率第30页
        3.3.3 “三来”上访率第30页
        3.3.4 系统补水率第30页
        3.3.5 管网输送效率第30-31页
        3.3.6 循环水泵运行效率第31页
        3.3.7 管网水泵电耗第31页
        3.3.8 单位面积热耗第31-32页
    3.4 评价等级的划分第32-33页
        3.4.1 系统可靠性指标等级第32页
        3.4.2 用户室温合格率指标等级第32页
        3.4.3 “三来”上访率指标等级第32页
        3.4.4 系统补水率指标等级第32-33页
        3.4.5 管网输送效率指标等级第33页
        3.4.6 循环水泵运行效率指标等级第33页
        3.4.7 管网水泵电耗指标等级第33页
        3.4.8 单位面积热耗指标等级第33页
    3.5 各指标区间的划分第33-34页
    3.6 指标权重的确定及一致性检验第34-40页
        3.6.1 单层指标权重的确定及一致性检验第35-39页
        3.6.2 总排序层指标权重的确定及一致性检验第39-40页
        3.6.3 各指标权重数值第40页
    3.7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4章 某热力系统运行数据的采集分析第41-53页
    4.1 某热力系统简介第41页
    4.2 现场数据采集使用的主要检测仪器第41-43页
    4.3 数据采集总体概况第43-52页
        4.3.1 换热站供暖面积及供暖建筑分析第44-48页
        4.3.2 设备调研结果第48-49页
        4.3.3 换热站热耗、电耗、水耗和“三来”调研情况第49-52页
    4.4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5章 某集中供暖系统换热站的能耗建模评价第53-61页
    5.1 典型评价样本数据的来源第53页
        5.1.1 典型评价样本的选择第53页
        5.1.2 三个典型样本换热站情况简介第53页
    5.2 典型样本现场采集数据的处理第53-54页
    5.3 可拓学物元模型用于典型样本采集数据的分析第54-58页
        5.3.1 关联度函数的改进第54-55页
        5.3.2 典型换热站能效评价案例分析第55-58页
        5.3.3 三个典型样本换热站运行结果分析第58页
    5.4 三个典型样本换热站现场实际情况调查与分析第58-59页
    5.5 物元分析法对其他换热站的推广第59-60页
    5.6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61-62页
    6.1 结论第61页
    6.2 展望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第65-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单目序列图像的三维稠密重建算法研究
下一篇:碳烟图像特征提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