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第10-11页 |
前言 | 第11-15页 |
研究现状、成果 | 第11-13页 |
研究目的、方法 | 第13-15页 |
1 对象和方法 | 第15-34页 |
1.1 实验材料 | 第15-19页 |
1.2 研究方法 | 第19-34页 |
2 结果 | 第34-44页 |
2.1 纳米材料的形貌和理化表征 | 第34-35页 |
2.2 纳米氧化锌颗粒的细胞亚致死浓度筛选 | 第35-36页 |
2.3 氧化锌颗粒暴露下组蛋白修饰酶的表达变化 | 第36-37页 |
2.4 氧化应激以及DNA损伤与氧化锌颗粒的关系 | 第37-38页 |
2.5 组蛋白修饰酶特异性靶点经氧化锌暴露后的表达水平变化 | 第38页 |
2.6 EZH2蛋白通过组蛋白修饰方式调控的下游靶基因的检测 | 第38-39页 |
2.7 RUNX3启动子区域组蛋白甲基化状态的检测 | 第39-40页 |
2.8 T24细胞经氧化锌颗粒暴露后生物学行为的检测 | 第40-44页 |
3 讨论 | 第44-49页 |
3.1 纳米材料的细胞毒性作用 | 第44-45页 |
3.2 纳米材料的基因毒性 | 第45-46页 |
3.3 EZH2蛋白与肿瘤 | 第46-47页 |
3.4 氧化锌影响肿瘤生物学行为的改变 | 第47-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7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7-58页 |
综述 | 第58-72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65-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个人简历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