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矿业城市“156工程”产业遗存地再开发--以阜新市为例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1 绪论第12-17页
    1.1 学术背景及意义第12-14页
        1.1.1 问题的缘起第12-13页
        1.1.2 研究的意义第13-14页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4-16页
        1.2.1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2.2 资料来源及研究方法第15-16页
    1.3 论文框架第16-17页
2 矿业城市产业遗存地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第17-27页
    2.1 矿业城市的相关研究第17-19页
        2.1.1 矿业城市概述第17页
        2.1.2 矿业城市的空间发展特点第17-18页
        2.1.3 国外典型矿业城市空间发展第18-19页
    2.2 产业遗存地的相关研究第19-25页
        2.2.1 产业遗存地概述第19-20页
        2.2.2 产业遗存地再开发第20页
        2.2.3 产业遗存保护利用的发展综述第20-21页
        2.2.4 工业遗产保护的实践第21-25页
    2.3 城市发展理论的相关研究第25-26页
        2.3.1 城市空间社会学理论第25页
        2.3.2 景观都市主义第25-26页
        2.3.3 生态都市主义第26页
    2.4 本章小结第26-27页
3 “156项工程”与阜新“煤电之城”第27-42页
    3.1 “156项工程”历史回顾第27-29页
        3.1.1 “156项工程”产生的社会背景第27-28页
        3.1.2 “156项工程”的基本情况第28-29页
    3.2 阜新的“156项工程”第29-33页
        3.2.1 阜新海州露天矿第29-30页
        3.2.2 阜新发电厂第30-31页
        3.2.3 阜新平安立井第31-32页
        3.2.4 阜新新邱一号立井第32-33页
    3.3 阜新“156项工程”配套附属设施第33-36页
        3.3.1 工业建筑与民用公共建筑第33-35页
        3.3.2 工人住宅第35页
        3.3.3 矿区铁路第35-36页
        3.3.4 工业技术教育第36页
    3.4 现状调查及分析第36-41页
        3.4.1 阜新矿区现状第37-38页
        3.4.2 居住区现状第38-39页
        3.4.3 相关性因素对“156项工程”产业遗存影响的分析第39-41页
    3.5 本章小结第41-42页
4 矿业城市“156项工程”产业遗存地再开发第42-50页
    4.1 矿业城市“156项工程”产业遗存的价值第42-46页
        4.1.1 历史文化价值第42页
        4.1.2 技术价值第42-43页
        4.1.3 经济价值第43-44页
        4.1.4 建筑风貌价值第44-46页
    4.2 再开发的内在驱动力分析第46-48页
        4.2.1 经济资源因素第46页
        4.2.2 城市环境因素第46-47页
        4.2.3 社会认知水平的提高第47页
        4.2.4 城市发展的内在需求第47-48页
    4.3 再开发原则第48-49页
        4.3.1 可持续发展原则第48页
        4.3.2 环境风险可控原则第48页
        4.3.3 文脉延续原则第48页
        4.3.4 “遗存化”合理原则第48-49页
    4.4 本章小结第49-50页
5 矿业城市“156项工程”产业遗存再开发策略第50-61页
    5.1 矿业城市产业遗存地内工业住区再开发规划策略第50-54页
        5.1.1 大型户外场所与精致共享空间的共存第51-52页
        5.1.2 与养老相契合的生活空间第52页
        5.1.3 新邱长新小区规划改造构思第52-54页
    5.2 矿业城市产业遗存地内人文景观再开发设计对策第54-57页
        5.2.1 社会支持与情感关怀对矿工心理健康的影响第54-55页
        5.2.2 塑造独特的矿区场所特征第55-56页
        5.2.3 矿区废弃铁路景观要素的利用第56-57页
    5.3 矿业城市产业遗存地内不动产的再开发设计对策第57-60页
        5.3.1 工业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第57-58页
        5.3.2 矿区遗存工业设施的再开发利用第58-59页
        5.3.3 矿区地下空间的设计再利用第59-60页
    5.4 本章小结第60-61页
6 结论与展望第61-63页
    6.1 结论第61-62页
    6.2 展望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6页
附录1 “156项工程”项目名录第66-70页
附录2 图表清单第70-73页
作者简历第73-75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75-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疆天平草的基源鉴定、指纹图谱分析及抗乳腺癌活性研究
下一篇:红毛七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