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光波通信、激光通信论文

大气湍流下目标的高精度瞄准技术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4-42页
    1.1 引言第14-19页
    1.2 星地激光通信的关键技术第19-23页
        1.2.1 捕获、跟踪与瞄准的基本概念第20-21页
        1.2.2 捕获、跟踪与瞄准的基本技术问题第21-23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第23-38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23-36页
            1.3.1.1 美国的激光通信研究第24-29页
            1.3.1.2 欧洲的激光通信研究第29-32页
            1.3.1.3 日本的激光通信研究第32-36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36-38页
    1.4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背景、内容和意义第38-42页
        1.4.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第38-39页
        1.4.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39-42页
第2章 激光大气传输第42-64页
    2.1 引言第42-43页
    2.2 大气湍流的形成及统计特性第43-49页
        2.2.1 大气湍流的形成第43-44页
        2.2.2 大气湍流的统计特性第44-49页
    2.3 激光传输的大气湍流效应第49-57页
        2.3.1 空间相干长度和大气相干长度第50-51页
        2.3.2 到达角起伏第51-53页
        2.3.3 光强起伏第53-55页
        2.3.4 斯特列比退化第55-57页
    2.4 大气折射第57-63页
    2.5 结论第63-64页
第3章 基于Z倾斜和G倾斜探测的瞄准方法第64-82页
    3.1 引言第64页
    3.2 多种结构的瞄准系统的比较第64-68页
        3.2.1 基于G倾斜探测的瞄准系统第65-67页
        3.2.2 基于Z倾斜探测的瞄准系统第67-68页
    3.3 倾斜非等晕对瞄准误差的影响第68-80页
        3.3.1 残余倾斜角抖动第69-71页
        3.3.2 梅林变换第71-76页
        3.3.3 计算分析第76-80页
    3.4 结论第80-82页
第4章 卫星轨道动力学模型及瞄准提前量误差分析第82-108页
    4.1 引言第82-83页
    4.2 卫星轨道理论第83-90页
        4.2.1 基于TLE星历表的卫星轨道建模第83-89页
        4.2.2 卫星轨道特性分析第89-90页
    4.3 瞄准提前量理论分析及算法优化第90-106页
        4.3.1 角加速度对提前量的影响第90-93页
        4.3.2 系统工作频率对提前量的影响第93-100页
        4.3.3 系统时间延迟对提前量的影响第100-106页
    4.4 结论第106-108页
第5章 地平式望远镜像方视场的消旋研究第108-122页
    5.1 引言第108-109页
    5.2 地平式望远镜像方视场旋转第109-120页
        5.2.1 平面反射镜的成像及像方视场旋转的静态分析第111-115页
            5.2.1.1 平面反射镜的成像特征及作用矩阵第111-113页
            5.2.1.2 像方视场旋转的静态分析第113-115页
        5.2.2 棱镜转动定理及像方视场旋转的动态分析第115-120页
            5.2.2.1 棱镜转动定理第116-117页
            5.2.2.2 像方视场旋转的动态分析第117-120页
    5.3 瞄准偏置模型第120页
    5.4 结论第120-122页
第6章 瞄准偏置实验第122-136页
    6.1 引言第122页
    6.2 跟瞄轴标较方法第122-129页
        6.2.1 机上信标远场划圆法第123-126页
        6.2.2 双波长光源标较法第126-129页
    6.3 瞄准偏置试验第129-134页
        6.3.1 静态靶瞄准偏置试验第129-131页
        6.3.2 运动靶瞄准偏置实验第131-134页
    6.4 结论第134-136页
第7章 总结与展望第136-140页
    7.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36-137页
    7.2 论文的创新工作第137-138页
    7.3 下一步工作展望第138-140页
参考文献第140-154页
致谢第154-157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57页

论文共1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峰值功率准连续激光清洗工艺及光纤传输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软件定义网络前沿关键共性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