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20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2页 |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2-18页 |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2-14页 |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4-18页 |
·论文的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点 | 第19-20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9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9-20页 |
2 房地产泡沫形成的理论基础 | 第20-29页 |
·房地产泡沫的内涵 | 第20页 |
·房地产泡沫的形成机理 | 第20-24页 |
·资源稀缺、供给弹性小 | 第21页 |
·金融自由化理论的提出 | 第21-22页 |
·信息不对称 | 第22页 |
·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 第22-23页 |
·投机需求的刺激 | 第23-24页 |
·政府干预失误 | 第24页 |
·我国房地产泡沫形成的制度因素 | 第24-26页 |
·住房制度不完善与租赁市场不发达 | 第24-25页 |
·房地产税制不合理 | 第25-26页 |
·缺乏有效的房地产信息系统 | 第26页 |
·房地产泡沫的危害 | 第26-29页 |
·拉大贫富差距,造成社会不正之风 | 第26-27页 |
·提高投资风险,导致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 | 第27-28页 |
·引发银行危机和金融危机 | 第28-29页 |
3 我国房地产市场信贷现状考察 | 第29-33页 |
·我国房地产信贷的现状 | 第29-30页 |
·我国房地产信贷种类 | 第30-31页 |
·个人住房贷款 | 第30-31页 |
·房地产开发贷款 | 第31页 |
·我国房地产信贷市场特点 | 第31-33页 |
·房地产开发融资渠道有限 | 第32页 |
·房地产信贷机构单一,系统性风险集中在银行 | 第32页 |
·房地产金融交易集中在一级市场上 | 第32页 |
·政策性房地产信贷缺失 | 第32-33页 |
4 银行信贷引发房地产泡沫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 第33-39页 |
·日本的银行信贷扩张与房地产泡沫 | 第33-35页 |
·泰国的银行信贷扩张与房地产泡沫 | 第35-36页 |
·美国次级房贷危机 | 第36-37页 |
·由世界房地产金融泡沫得到的经验和启示 | 第37-39页 |
5 银行信贷扩张政策与房地产泡沫生成和演化模型与实证分析 | 第39-53页 |
·银行信贷扩张政策与房地产泡沫生成和演化模型 | 第39-44页 |
·用自有资金投资时房地产市场均衡价格 | 第39-41页 |
·可从银行取得贷款时房地产市场均衡价格 | 第41-43页 |
·泡沫的规模和影响规模的因素 | 第43页 |
·泡沫破灭的条件及泡沫破灭的成因 | 第43-44页 |
·信贷扩张与房地产业的关系实证分析 | 第44-45页 |
·构建模型 | 第44页 |
·数据的选取 | 第44页 |
·实证分析 | 第44-45页 |
·信贷扩张政策下我国房地产泡沫测度的指标选择与计量 | 第45-51页 |
·指标的选择 | 第45-50页 |
·我国泡沫系数的计算 | 第50-51页 |
·房地产泡沫系数与信贷关系的实证分析 | 第51-53页 |
6 我国房地产泡沫防范的政策与建议 | 第53-61页 |
·科学选择与持续完善房地产信贷政策 | 第53-55页 |
·调节房地产贷款结构,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 第53-54页 |
·采取温和的货币政策,防止房地产企业资金过剩或断裂 | 第54-55页 |
·构建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有效规避房地产泡沫风险 | 第55-57页 |
·建立个人基本账户制度和个人信用档案制度 | 第56页 |
·建立多层次个人信用社会调查体系 | 第56页 |
·建立个人信用信息登记制度 | 第56-57页 |
·建立个人信用监控和预警制度 | 第57页 |
·建立个人贷款的外部监管体系 | 第57页 |
·继续加强宏观调控,严防房地产泡沫产生 | 第57-61页 |
·严格执行国家信贷政策,严防信贷对房地产的过度支持 | 第57-58页 |
·努力拓宽房地产业的融资渠道,提高企业竞争力 | 第58-59页 |
·设计合理、严密的房地产税制 | 第59页 |
·完善房地产市场的信息公开制度,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 | 第59-61页 |
结束语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后记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