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5页 |
1.1 质子电子质量比与HD~+精密光谱 | 第9-11页 |
1.2 离子阱与离子晶体对分子离子精密光谱的作用 | 第11-15页 |
第2章 囚禁与Doppler激光冷却离子的关键技术 | 第15-39页 |
2.1 离子阱 | 第15-22页 |
2.1.1 分段线型离子阱 | 第16-17页 |
2.1.2 分段线型离子阱中离子的运动 | 第17-22页 |
2.2 Doppler激光冷却 | 第22-27页 |
2.2.1 Doppler激光冷却两能级粒子 | 第22-25页 |
2.2.2 Doppler激光冷却线型Paul阱中的~(40)Ca~+离子 | 第25-27页 |
2.3 离子晶体 | 第27-34页 |
2.3.1 带电等离子体的基本理论 | 第28-31页 |
2.3.2 零温度下带电液体等离子体模型 | 第31-34页 |
2.4 协同冷却 | 第34-39页 |
2.4.1 线型离子阱囚禁不同离子 | 第35-36页 |
2.4.2 协同冷却 | 第36-39页 |
第3章 实验装置与实验方法 | 第39-67页 |
3.1 超高真空系统 | 第39-43页 |
3.2 离子阱系统 | 第43-44页 |
3.3 离子阱电源系统 | 第44-52页 |
3.3.1 离子阱射频源 | 第45-48页 |
3.3.2 离子阱端电压源与补偿电压源 | 第48-50页 |
3.3.3 直流交流耦合电路 | 第50-52页 |
3.4 原子的产生 | 第52-54页 |
3.5 激光系统 | 第54-65页 |
3.5.1 电离激光 | 第54-55页 |
3.5.2 冷却激光 | 第55-65页 |
3.6 荧光采集与成像系统 | 第65-67页 |
第4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7-101页 |
4.1 ~(40)Ca~+离子的囚禁与冷却 | 第67-77页 |
4.1.1 离子阱径向中心定位 | 第67-68页 |
4.1.2 Ca原子的产生 | 第68-69页 |
4.1.3 ~(40)Ca~+离子的产生囚禁冷却 | 第69-72页 |
4.1.4 囚禁离子的一阶相变 | 第72-73页 |
4.1.5 附加微运动补偿 | 第73-77页 |
4.2 ~(40)Ca~+离子晶体中的离子宏运动频率测量 | 第77-84页 |
4.2.1 ~(40)Ca~+离子径向宏运动频率的测量 | 第78-80页 |
4.2.2 ~(40)Ca~+离子轴向宏运动频率的测量 | 第80-82页 |
4.2.3 晶体中离子的宏运动频率与晶体形状的关系 | 第82-84页 |
4.3 离子阱几何结构参数的确定 | 第84-90页 |
4.4 双组份库仑晶体中离子宏运动频率的研究 | 第90-101页 |
4.4.1 ~(40)Ca~+离子协同冷却~9Be~+离子 | 第90-93页 |
4.4.2 ~(40)Ca~+-~9Be~+双组份库仑晶体中离子宏运动频率的研究 | 第93-101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1-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09页 |
致谢 | 第109-111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11-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