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地区地壳速度结构与动力学研究
|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2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 1.2 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2页 |
| 第二章 研究内容 | 第12-22页 |
| 2.1 研究区域介绍 | 第12-13页 |
| 2.2 研究方法与原理 | 第13-22页 |
| 2.2.1 接收函数的获取 | 第13-16页 |
| 2.2.2 反演速度结构 | 第16-17页 |
| 2.2.3 两种速度模型的选取 | 第17-20页 |
| 2.2.4 结果叠加与重采样 | 第20-22页 |
| 第三章 数据处理及结果 | 第22-37页 |
| 3.1 资料来源 | 第22-24页 |
| 3.2 数据处理实例 | 第24-37页 |
| 第四章 结果论证与分析 | 第37-55页 |
| 4.1 速度结构分析 | 第37-42页 |
| 4.2 莫霍面埋深 | 第42-45页 |
| 4.3 台站低速区域分析 | 第45-52页 |
| 4.4 区域速度结构剖面分析 | 第52-55页 |
| 第五章 讨论 | 第55-59页 |
| 5.1 莫霍面埋深 | 第55-56页 |
| 5.2 速度结构以及低速区 | 第56-57页 |
| 5.3 变形机制和物质运移通道 | 第57-59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59-62页 |
| 6.1 主要结论 | 第59-60页 |
| 6.2 工作展望 | 第60-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9页 |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