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微生物生物化学论文

三株放线菌活性次生代谢产物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附录第8-14页
第一章 放线菌产生的抑制植物病害抗生素研究近况第14-28页
    第一节 放线菌产生的抗植物病原菌抗生素第14-26页
    第二节 防治植物病害的商业化放线菌制剂第26-28页
第二章 菌株的筛选和鉴定第28-37页
    第一节 菌株的筛选第28-33页
        2.1 实验材料及仪器第28页
        2.2 筛选方法第28-29页
        2.3 筛选结果第29-33页
    第二节 菌株的鉴定第33-36页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33页
        2.2 鉴定方法第33页
        2.3 鉴定结果第33-36页
    第三节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三章 菌株YIM PH20095活性次生代谢产物研究第37-65页
    第一节 菌株的放大发酵及发酵液粗提物的制备第37-38页
        3.1 实验材料第37页
        3.2 菌株的放大发酵第37页
        3.3 发酵产物的制备第37-38页
    第二节 菌株发酵产物的分离纯化第38-39页
        3.1 试剂及仪器第38页
        3.2 分离纯化流程第38-39页
    第三节 化合物的结构解析第39-62页
        3.1 化合物CX-1第39-41页
        3.2 化合物CX-2第41-43页
        3.3 化合物CX-3第43-45页
        3.4 化合物CX-4第45-48页
        3.5 化合物CX-5第48-50页
        3.6 化合物CX-6第50-51页
        3.7 化合物CX-7第51-53页
        3.8 化合物CX-8第53-54页
        3.9 化合物CX-9第54-56页
        3.10 化合物CX-10第56-58页
        3.11 化合物CX-11第58-59页
        3.12 化合物CX-12第59-62页
    第四节 抑菌活性研究第62-63页
        3.1 材料及方法第62-63页
        3.2 抑菌活性结果第63页
    第五节 本章小结第63-65页
第四章 菌株YIM PH20103活性次生代谢产物研究第65-83页
    第一节 菌株的放大发酵及发酵液粗提物的制备第65-66页
        4.1 实验材料第65页
        4.2 菌株的放大发酵第65页
        4.3 发酵液粗提物的制备第65-66页
    第二节 菌株发酵产物的分离纯化第66-67页
        4.1 试剂及仪器第66页
        4.2 分离纯化流程第66-67页
    第三节 化合物的结构解析第67-80页
        4.1 化合物CX-13第67-68页
        4.2 化合物CX-14第68-69页
        4.3 化合物CX-15第69-71页
        4.4 化合物CX-16第71-72页
        4.5 化合物CX-17第72-74页
        4.6 化合物CX-18第74页
        4.7 化合物CX-19第74-75页
        4.8 化合物CX-20第75-76页
        4.9 化合物CX-21第76-78页
        4.10 化合物CX-22第78-80页
    第四节 抑菌活性研究第80-82页
        4.1 材料及方法第80页
        4.2 抑菌活性结果第80-82页
    第五节 本章小结第82-83页
第五章 菌株YIM 121489活性次生代谢产物研究第83-98页
    第一节 菌株的放大发酵及发酵液粗提物的制备第83-84页
        5.1 实验材料第83页
        5.2 菌株的放大发酵第83页
        5.3 发酵液粗提物的制备第83-84页
    第二节 菌株发酵产物的分离纯化第84-85页
        5.1 试剂及仪器第84页
        5.2 分离纯化流程第84-85页
    第三节 化合物的结构解析第85-96页
        5.1 化合物CX-23第85-87页
        5.2 化合物CX-24第87-89页
        5.3 化合物CX-25第89-91页
        5.4 化合物CX26第91-93页
        5.5 化合物CX-27第93-94页
        5.6 化合物CX-28第94-95页
        5.7 化合物CX-29第95-96页
    第四节 抑菌活性研究第96-97页
        5.1 材料与方法第96页
        5.2 抑菌活性结果第96-97页
    第五节 本章小结第97-98页
总结与展望第98-101页
    1. 总结第98-99页
    2. 论文创新点第99-100页
    3. 展望第100-101页
附录一 英文缩写说明第101-102页
附录二 培养基配方第102-103页
附录三 论文中涉及到的主要实验仪器及试剂第103-104页
附录四 部分新化合物的NMR图谱第104-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13页
硕士期间成果第113-114页
致谢第114页

论文共11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云南大山包黑颈鹤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与生态补偿研究
下一篇:基于噪声比LDA和类内隶属度KNN的蛋白质亚细胞定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