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审计风险研究--以“新大地”公司为例
内容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一、绪论 | 第8-17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5-17页 |
(四)本文的贡献与不足 | 第17页 |
二、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7-23页 |
(一)我国创业板相关概念 | 第17-22页 |
(二)审计风险理论基础 | 第22-23页 |
三、“新大地”公司审计风险案例分析 | 第23-31页 |
(一)“新大地”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 第23-24页 |
(二)“新大地”公司财务造假相关人员处罚结果 | 第24-25页 |
(三)“新大地”公司财务造假主要手段 | 第25-28页 |
(四)“新大地”公司审计风险成因分析 | 第28-30页 |
(五)“新大地”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启示 | 第30-31页 |
四、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审计风险成因分析 | 第31-38页 |
(一)缺乏对经营能力的考虑 | 第32-33页 |
(二)高风险领域审计难度增加 | 第33-36页 |
(三)缺乏执业谨慎性 | 第36页 |
(四)大数据对审计工作影响增大 | 第36-37页 |
(五)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 | 第37-38页 |
五、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审计风险的应对策略 | 第38-46页 |
(一)应加强对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经营能力的审计 | 第38页 |
(二)应加强对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高风险领域的审计 | 第38-41页 |
(三)应提高保持执业谨慎性的意识 | 第41-42页 |
(四)应加强信息技术的学习与运用 | 第42-43页 |
(五)应完善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体系 | 第43-46页 |
六、结语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