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油气田开发与开采论文--气田开发与开采论文

保德区块煤系地层含水性、渗透性及含气性测井评价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3页
    1.1 研究目的意义第9页
    1.2 研究现状第9-11页
    1.3 论文主要工作第11-13页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13-17页
    2.1 煤储层特征分析第13-14页
    2.2 测井资料的标准化第14-17页
第三章 煤系地层含水性评价第17-78页
    3.1 煤层含水量预测模型及应用第17-25页
        3.1.1 煤层含水量预测模型建立第17-20页
        3.1.2 煤层含水量平面分布预测第20-25页
    3.2 煤层可动水级别划分和平面分布第25-31页
    3.3 顶底板砂岩含水量预测模型及应用第31-48页
        3.3.1 区域顶底板砂泥岩平面分布分析第31-41页
        3.3.2 区域顶底板砂岩含水分布分析第41-48页
    3.4 煤层排采产水分析第48-76页
        3.4.1 煤层排采产水水源分析第48-54页
        3.4.2 单一煤层产水量预测第54-60页
        3.4.3 砂岩产水量预测第60-68页
        3.4.4 煤层排采产水类型分析及产水性预测第68-76页
    3.5 煤系地层含水性与产水性关系分析第76-78页
第四章 煤层含气性评价第78-103页
    4.1 区域煤系地层测井响应特征分析第78-79页
    4.2 基于等温吸附线的含气量计算模型第79-93页
        4.2.1 含气量计算模型第80-83页
        4.2.2 典型实例分析第83-86页
        4.2.3 含气量级别划分及区域评价第86-93页
    4.3 基于兰式体积、兰式压力的含气量计算模型第93-99页
        4.3.1 含气量计算模型建立第93-96页
        4.3.2 煤层含气性区域评价第96-99页
    4.4 不同含气量计算方法的对比应用第99-103页
第五章 煤层渗透性评价第103-116页
    5.1 煤层渗透性计算模型第103-106页
    5.2 煤层渗透率划分级别标准及区域评价第106-111页
    5.3 测井新技术资料在评价煤层渗透性中的应用第111-114页
    5.4 煤层渗透性与产水性和含气性的关系分析第114-116页
结论第116-11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117-118页
参考文献第118-122页
致谢第122页

论文共12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SBS改性沥青老化与再生规律研究
下一篇:FLNG液化工艺系统放大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