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20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1.2 柴油车尾气污染 | 第10-11页 |
1.3 汽柴油车尾气排放标准 | 第11-12页 |
1.4 柴油车尾气控制技术 | 第12-15页 |
1.4.1 燃油提质 | 第12页 |
1.4.2 燃烧技术改进 | 第12页 |
1.4.3 排气后处理技术 | 第12-15页 |
1.5 碳烟催化氧化 | 第15-18页 |
1.5.1 碳烟产生 | 第15页 |
1.5.2 碳烟催化氧化机理 | 第15-16页 |
1.5.3 碳烟催化氧化催化剂 | 第16-18页 |
1.6 研究目的和内容设计 | 第18-20页 |
1.6.1 研究目的 | 第18-19页 |
1.6.2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0-24页 |
2.1 实验试剂 | 第20页 |
2.2 常用仪器与设备 | 第20-21页 |
2.3 催化剂制备 | 第21页 |
2.4 催化剂表征 | 第21-22页 |
2.4.1 XRD晶相结构分析 | 第21页 |
2.4.2 BET低温氮气吸脱附 | 第21页 |
2.4.3 H_2-TPR程序升温还原测试 | 第21页 |
2.4.4 O_2-TPD程序升温脱附测试 | 第21-22页 |
2.4.5 NO-TPO氮氧化物升温氧化测试 | 第22页 |
2.4.6 NO_2-TPD氮氧化物升温脱附测试 | 第22页 |
2.4.7 FT-IR傅里叶红外光谱 | 第22页 |
2.4.8 In-situ DRIFTS原位NO_x吸附漫反射红外吸收光谱 | 第22页 |
2.5 催化剂活性测试 | 第22-24页 |
第三章 铜掺杂铈基碳烟燃烧催化剂的制备与催化性能分析 | 第24-40页 |
3.1 引言 | 第24页 |
3.2 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 第24-32页 |
3.2.1 催化剂晶相结构的分析表征 | 第24-26页 |
3.2.2 催化剂还原性能的分析表征 | 第26-29页 |
3.2.3 催化剂孔结构的分析表征 | 第29页 |
3.2.4 催化剂氧吸脱附性能的分析表征 | 第29-30页 |
3.2.6 催化剂的活性测试 | 第30-32页 |
3.3 制备工艺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第32-38页 |
3.3.1 合成温度的影响 | 第32-33页 |
3.3.2 加料方式的影响 | 第33-34页 |
3.3.3 搅拌速度的影响 | 第34-35页 |
3.3.4 水添加量的影响 | 第35页 |
3.3.5 柠檬酸/M~(x+)比例的影响 | 第35-36页 |
3.3.6 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 第36-37页 |
3.3.7 干燥温度的影响 | 第37-38页 |
3.4 催化剂稳定性模拟实验 | 第38页 |
3.5 小结 | 第38-40页 |
第四章 锰掺杂铈基碳烟燃烧催化剂的制备与催化性能分析 | 第40-53页 |
4.1 引言 | 第40页 |
4.2 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 第40-46页 |
4.2.1 催化剂晶相结构的分析表征 | 第40-41页 |
4.2.2 催化剂还原性能的分析表征 | 第41-42页 |
4.2.3 孔结构的分析表征 | 第42-43页 |
4.2.4 氧吸脱附性能的分析表征 | 第43-44页 |
4.2.5 催化剂活性测试 | 第44-46页 |
4.3 制备工艺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第46-51页 |
4.3.1 合成温度的影响 | 第46页 |
4.3.2 加料方式的影响 | 第46-47页 |
4.3.3 搅拌速度的影响 | 第47-48页 |
4.3.4 水添加量的影响 | 第48-49页 |
4.3.5 柠檬酸/M~(x+)的影响 | 第49页 |
4.3.6 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 第49-50页 |
4.3.7 干燥温度的影响 | 第50-51页 |
4.4 催化剂稳定性模拟实验 | 第51-52页 |
4.5 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催化剂作用机理的研究 | 第53-72页 |
5.1 引言 | 第53页 |
5.2 催化剂的氧化-储存NO_x性能测试 | 第53-56页 |
5.3 催化剂表面吸附与反应的红外光谱 | 第56-59页 |
5.4 催化剂表面吸附与反应的原位红外光谱表征 | 第59-68页 |
5.4.1 NO气氛下催化剂表面吸附与反应的原位红外光谱表征 | 第59-63页 |
5.4.2 NO/O_2气氛下催化剂表面吸附与反应的原位红外光谱表征 | 第63-66页 |
5.4.3 NO/O_2气氛下碳烟反应过程的原位红外光谱表征 | 第66-68页 |
5.5 催化剂氧化碳烟的机理分析 | 第68-70页 |
5.6 小结 | 第70-72页 |
结论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