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猪博卡病毒病的研究进展 | 第10-20页 |
1 博卡病毒名称由来 | 第10页 |
2 病毒的发现 | 第10-13页 |
2.1 牛博卡病毒和犬博卡病毒的发现 | 第10-11页 |
2.2 灵长类博卡病毒的发现 | 第11-12页 |
2.3 猪博卡病毒的发现 | 第12页 |
2.4 其他动物博卡病毒的发现 | 第12-13页 |
3 博卡病毒的分类与特征 | 第13-14页 |
3.1 博卡病毒的分类 | 第13页 |
3.2 博卡病毒的基本特征 | 第13-14页 |
4 流行病学 | 第14-16页 |
4.1 国外流行情况 | 第14-15页 |
4.2 国内流行情况 | 第15-16页 |
4.3 流行季节分布 | 第16页 |
5 病毒检测方法 | 第16-18页 |
5.1 PCR检测方法 | 第16-17页 |
5.2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 | 第17页 |
5.3 环介导等温PCR检测方法 | 第17页 |
5.4 其他PCR检测方法 | 第17-18页 |
5.5 血清学检测 | 第18页 |
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猪博卡病毒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20-2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0-22页 |
1.1 材料 | 第20-21页 |
1.1.1 主要试剂 | 第20页 |
1.1.2 主要仪器 | 第20页 |
1.1.3 病毒株 | 第20页 |
1.1.4 主要试剂及培养基配制 | 第20-21页 |
1.1.5 引物的合成 | 第21页 |
1.2 方法 | 第21-22页 |
1.2.1 病毒DNA/RNA的提取 | 第21-22页 |
1.2.2 PCR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22页 |
1.2.3 PCR特异性验证 | 第22页 |
1.2.4 PCR敏感性验证 | 第22页 |
2 结果 | 第22-24页 |
2.1 退火温度优化 | 第22-23页 |
2.2 引物浓度优化 | 第23页 |
2.3 PCR特异性结果 | 第23页 |
2.4 PCR敏感性结果 | 第23-24页 |
3 讨论 | 第24页 |
4 小结 | 第24-26页 |
第三章 江苏地区猪博卡病毒的检测与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 第26-3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6-29页 |
1.1 材料 | 第26-28页 |
1.1.1 样本的采集 | 第26页 |
1.1.2 主要试剂 | 第26页 |
1.1.3 主要仪器 | 第26-27页 |
1.1.4 质粒和菌种 | 第27页 |
1.1.5 主要试剂及培养基配制 | 第27页 |
1.1.6 基因分析主要参考序列 | 第27-28页 |
1.2 方法 | 第28-29页 |
1.2.1 病毒DNA的提取 | 第28页 |
1.2.2 PCR检测 | 第28页 |
1.2.3 片段回收 | 第28页 |
1.2.4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28-29页 |
1.2.5 目的片段与T载体的连接转化 | 第29页 |
1.2.6 重组质粒的筛选与鉴定 | 第29页 |
1.2.7 序列的分析和比较 | 第29页 |
2 结果 | 第29-36页 |
2.1 PCR鉴定结果 | 第29-30页 |
2.2 序列比对 | 第30-34页 |
2.3 同源性分析 | 第34-35页 |
2.4 进化树分析 | 第35-36页 |
3 讨论 | 第36-37页 |
4 小结 | 第37-38页 |
全文总结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