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引言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1.2.1 水声通信与组网 | 第11-13页 |
1.2.2 水声协作通信网络 | 第13-15页 |
1.2.3 信道编码和网络编码联合设计 | 第15-17页 |
1.3 论文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水声信道特性与信道模型 | 第18-26页 |
2.1 水声信道特点 | 第18-23页 |
2.1.1 海水中的声速 | 第18-19页 |
2.1.2 水声传播损失及海洋噪声 | 第19-22页 |
2.1.3 水声信道的衰落特性 | 第22-23页 |
2.2 水声信道模型 | 第23-2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水声协作通信网络中基于LDPC码的信道-网络联合编译码方案设计 | 第26-54页 |
3.1 LDPC码与网络编码技术 | 第26-31页 |
3.1.1 LDPC码在水声通信中的应用 | 第26-29页 |
3.1.2 网络编码技术 | 第29-31页 |
3.2 LDPC码与网络编码的联合编译码方案 | 第31-37页 |
3.2.1 水声协作通信网络模型 | 第31-32页 |
3.2.2 信道-网络联合编码方案 | 第32-34页 |
3.2.3 信道-网络联合译码方案 | 第34-37页 |
3.3 水声协作通信系统中信道-网络联合编译码方案的性能分析 | 第37-53页 |
3.3.1 误比特率分析 | 第39-42页 |
3.3.2 目的节点不同联合迭代次数影响 | 第42-43页 |
3.3.3 源节点与中继节点间不同功率分配方案的影响 | 第43-5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四章 信道-网络联合编译码方案在水声多跳协作通信网络中的性能分析 | 第54-64页 |
4.1 水声多跳协作通信网络模型 | 第54-57页 |
4.1.1 水声多跳协作通信网络模型基本假设 | 第54-55页 |
4.1.2 协作节点位置可变的性能分析影响 | 第55-57页 |
4.2 水声多跳协作通信网络能量消耗与传输次数、跳数分析 | 第57-63页 |
4.2.1 水声多跳协作通信网络能量消耗模型 | 第57-59页 |
4.2.2 水声多跳协作通信网络能量消耗与传输次数、跳数关系 | 第59-61页 |
4.2.3 信道-网络联合编译码方案在水声多跳协作系统中的仿真分析 | 第61-63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五章 水槽实验验证与数据分析 | 第64-75页 |
5.1 水槽实验构建与参数配置 | 第64-67页 |
5.1.1 水槽实验布置与系统参数设置 | 第64-66页 |
5.1.2 发射功率控制与信噪比参数调试 | 第66-67页 |
5.2 水槽实验数据分析 | 第67-74页 |
5.2.1 水槽测试结果分析 | 第67-71页 |
5.2.2 实测数据接收信噪比优化对信道-网络联合译码性能的影响 | 第71-74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5-77页 |
6.1 论文的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 第75-76页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成果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