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朔东露天矿采空区塌陷爆破技术研究
| 致谢 | 第4-5页 |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1 绪论 | 第9-19页 |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9-10页 |
| 1.2 国内外相关技术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 1.2.1 采空区处理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1.2.2 采空区上覆岩层安全厚度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1.2.3 采空区岩石台阶爆破技术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6页 |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6-19页 |
| 2 平朔东露天煤矿概况及采空区台阶爆破理论分析 | 第19-32页 |
| 2.1 平朔东露天煤矿概况 | 第19-22页 |
| 2.1.1 工程地质条件 | 第19页 |
| 2.1.2 水文地质条件 | 第19-20页 |
| 2.1.3 东露天矿采空区的形成及发展 | 第20-22页 |
| 2.2 岩石爆破机理研究 | 第22-31页 |
| 2.2.1 岩石的强度理论 | 第22-23页 |
| 2.2.2 岩石的爆破作用原理 | 第23-24页 |
| 2.2.3 岩石的爆破理论模型 | 第24-29页 |
| 2.2.4 露天矿台阶爆破的岩石破碎机理 | 第29-31页 |
| 2.3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3 采空区的探测与分析 | 第32-47页 |
| 3.1 采空区探测 | 第32-36页 |
| 3.1.1 瞬变电磁法 | 第32-34页 |
| 3.1.2 钻孔勘探法 | 第34-35页 |
| 3.1.3 三维激光扫描 | 第35-36页 |
| 3.2 采空区的特点及分类 | 第36-38页 |
| 3.3 采空区上覆岩体稳定性分析 | 第38-43页 |
| 3.3.1 采空区上覆岩层安全厚度的计算 | 第38-42页 |
| 3.3.2 采空区上覆岩体坍塌自行堵塞理论 | 第42页 |
| 3.3.3 采空区分析处理 | 第42-43页 |
| 3.4 采空区勘探典型案例分析 | 第43-45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 4 平朔东露天矿采空区爆破参数优化设计 | 第47-57页 |
| 4.1 东露天矿爆破现状 | 第47页 |
| 4.2 采空区岩石台阶爆破参数优化设计 | 第47-55页 |
| 4.3 设计可行的爆破方案 | 第55-56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5 爆破方案现场试验 | 第57-64页 |
| 5.1 现场试验爆破设计 | 第57-58页 |
| 5.2 爆破效果 | 第58-63页 |
| 5.3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4-65页 |
| 6.1 结论 | 第64页 |
| 6.2 展望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 作者简介 | 第68-70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