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古代文学(~1840年)论文

《文馆词林》文献研究

中文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绪论第11-17页
    一、选题意义第11-13页
    二、研究现状综述第13-15页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5-16页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第16-17页
第一章 《文馆词林》的编纂第17-36页
    第一节 《文馆词林》编者第17-26页
        一、主编许敬宗第17-22页
        二、其他参编者第22-26页
    第二节 编纂动因第26-31页
        一、形象工程第26-28页
        二、编以致用第28-31页
    第三节 编纂主导思想第31-36页
        一、弘扬儒学第32-34页
        二、兼采佛、道第34-36页
第二章 《文馆词林》的编纂结构与体例第36-51页
    第一节 《文馆词林》的编纂结构第37-46页
        一、《文馆词林》结构各部分的组成形式第38-39页
        二、《文馆词林》的编纂结构第39-46页
    第二节 《文馆词林》的编纂体例第46-51页
        一、以类相从第46-48页
        二、文体、篇目之下有序第48-50页
        三、不录存者第50-51页
第三章 《文馆词林》的文体分类及文献渊源辨析第51-68页
    第一节 文体分类第51-59页
        一、诗歌类第51-53页
        二、散文类第53-57页
        三、“七”体第57-59页
    第二节 录载诗文来源第59-68页
        一、《文馆词林》录载篇目亦见于类书第59-63页
        二、《文馆词林》录载篇目亦见于总集第63-64页
        三、《文馆词林》录载篇目亦见于史书第64-68页
第四章 《文馆词林》的文献学价值第68-89页
    第一节 辑佚价值第68-75页
        一、补《全上古三代秦汉六朝文》、《全唐文》未收之篇第68-73页
        二、补《全上古三代秦汉六朝文》残篇第73-75页
    第二节 校勘价值第75-83页
        一、校订作者第75-77页
        二、校正篇题第77-78页
        三、校勘《全上古三代秦汉六朝文》文字脱讹第78-80页
        四、订正人名、地名第80-81页
        五、订正颠倒之文第81页
        六、补缺字第81-83页
    第三节 史料价值第83-89页
        一、职官制度史料第83-85页
        二、人物史料第85-86页
        三、事件史料第86-89页
结语第89-90页
参考文献第90-95页
后记第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文化人类学视域下的甘肃地区傩俗研究
下一篇:武水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洪水响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