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1 采后果蔬的冷害 | 第9-11页 |
1.1 冷害的定义 | 第9页 |
1.2 果蔬冷害症状 | 第9页 |
1.3 冷害发生机制 | 第9-11页 |
2 黄体酮在植物领域的应用 | 第11-13页 |
2.1 黄体酮简介 | 第11-12页 |
2.2 黄体酮对植物受逆境胁迫的影响 | 第12-13页 |
3 研究背景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3.1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黄体酮处理减轻香蕉冷害的有效浓度筛选 | 第14-20页 |
1 引言 | 第14页 |
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14-15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4页 |
2.2 主要试验试剂 | 第14页 |
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14-15页 |
3 试验方法 | 第15-16页 |
3.1 实验材料的处理 | 第15页 |
3.2 冷害指数的测定 | 第15-16页 |
3.3 果皮细胞膜渗透率的测定 | 第16页 |
3.4 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 第16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16-19页 |
4.1 不同浓度黄体酮溶液处理对香蕉冷藏期间冷害指数的影响 | 第16-17页 |
4.2 不同浓度黄体酮溶液处理对香蕉冷藏期间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 第17-18页 |
4.3 不同浓度黄体酮溶液处理对香蕉冷藏期间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第18-19页 |
5 本章小结 | 第19页 |
6 黄体酮处理溶液的安全性 | 第19-20页 |
第三章 黄体酮处理对香蕉冷藏期间果实品质的影响 | 第20-28页 |
1 引言 | 第20页 |
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20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0页 |
2.2 主要试验试剂 | 第20页 |
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20页 |
3 试验方法 | 第20-21页 |
3.1 实验材料的处理 | 第20-21页 |
3.2 硬度的测定 | 第21页 |
3.3 色泽变化的测定 | 第21页 |
3.4 冷害指数的测定 | 第21页 |
3.5 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 第21页 |
3.6 果皮细胞膜渗透率的测定 | 第21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1-26页 |
4.1 黄体酮处理对香蕉低温储藏期间果皮和果肉硬度的影响 | 第21-23页 |
4.2 黄体酮处理对香蕉低温储藏期间果皮色泽变化的影响 | 第23-24页 |
4.3 黄体酮处理对香蕉低温储藏期间冷害指数的影响 | 第24-25页 |
4.4 黄体酮处理对香蕉低温储藏期间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第25-26页 |
4.5 黄体酮处理对香蕉低温储藏期间果皮细胞膜渗透率的影响 | 第26页 |
5 讨论 | 第26页 |
6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第四章 黄体酮处理对冷藏香蕉果实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第28-41页 |
1 引言 | 第28页 |
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28-29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8页 |
2.2 主要试验试剂 | 第28-29页 |
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29页 |
3 试验方法 | 第29-32页 |
3.1 实验材料的处理 | 第29页 |
3.2 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的测定 | 第29-30页 |
3.3 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的测定 | 第30页 |
3.4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 | 第30页 |
3.5 AsA含量的测定 | 第30-31页 |
3.6 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的测定 | 第31页 |
3.7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 第31页 |
3.8 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测定 | 第31-32页 |
3.9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测定 | 第32页 |
3.10 游离脯氨酸的测定 | 第32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32-39页 |
4.1 黄体酮处理对香蕉低温储藏期间GSH含量的影响 | 第32-34页 |
4.2 黄体酮处理对香蕉低温储藏期间GR活性的影响 | 第34页 |
4.3 黄体酮处理对香蕉低温储藏期间APX活性的影响 | 第34-35页 |
4.4 黄体酮处理对香蕉低温储藏期间AsA含量的影响 | 第35-36页 |
4.5 黄体酮处理对香蕉低温储藏期间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的影响 | 第36页 |
4.6 黄体酮处理对香蕉低温储藏期间H_2O_2含量的影响 | 第36-37页 |
4.7 黄体酮处理对香蕉低温储藏期间CAT活性的影响 | 第37-38页 |
4.8 黄体酮处理对香蕉低温储藏期间SOD活性的影响 | 第38页 |
4.9 黄体酮处理对香蕉低温储藏期间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第38-39页 |
5 讨论 | 第39-40页 |
6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五章 黄体酮处理对冷藏香蕉果实能量代谢的影响 | 第41-48页 |
1 引言 | 第41页 |
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41-42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41页 |
2.2 主要试验试剂 | 第41-42页 |
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42页 |
3 试验方法 | 第42-45页 |
3.1 实验材料的处理 | 第42页 |
3.2 ATP、ADP、AMP含量的测定 | 第42-43页 |
3.3 能荷的计算公式 | 第43页 |
3.4 制备香蕉果皮中的线粒体提取液 | 第43-44页 |
3.5 氢离子腺苷三磷酸酶活性的测定 | 第44页 |
3.6 钙离子腺苷三磷酸酶活性的测定 | 第44页 |
3.7 琥珀酸脱氢酶活性的测定 | 第44页 |
3.8 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 第44-45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45-47页 |
4.1 黄体酮处理对香蕉低温储藏期间ATP、ADP、AMP含量和能荷的影响 | 第45页 |
4.2 黄体酮处理对香蕉低温储藏期间H~+-ATPase和Ca~(2+)-ATPase活性的影响 | 第45-46页 |
4.3 黄体酮处理对香蕉低温储藏期间SDH活性的影响 | 第46-47页 |
4.4 黄体酮处理对香蕉低温储藏期间CCO活性的影响 | 第47页 |
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8-50页 |
1 结论 | 第48页 |
2 展望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6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附录 | 第58-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