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与海南岛木棉纤维形态特征及其强伸性能研究
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页 |
1.2 国内外对木棉的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木棉纤维的自身性能 | 第12-13页 |
1.2.2 木棉纤维的应用 | 第13-15页 |
1.3 木棉纤维测试方法回顾 | 第15-16页 |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木棉纤维形态结构观察与测试 | 第18-26页 |
2.1 木棉概述 | 第18-19页 |
2.2 木棉果形态结构观察 | 第19-20页 |
2.2.1 果实的形态结构观察 | 第19-20页 |
2.2.2 木棉果内纤维分布 | 第20页 |
2.3 木棉纤维形态结构观察 | 第20-21页 |
2.4 木棉纤维壁厚测试 | 第21-25页 |
2.4.1 试样 | 第21-22页 |
2.4.2 试验仪器及用具 | 第22页 |
2.4.3 制样与测试 | 第22-23页 |
2.4.4 结果与讨论 | 第23-2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木棉纤维直径测试与评价 | 第26-40页 |
3.1 木棉纤维直径测试依据 | 第26-27页 |
3.2 试验 | 第27-30页 |
3.2.1 试样 | 第27页 |
3.2.2 仪器和用具 | 第27页 |
3.2.3 取样 | 第27-28页 |
3.2.4 制样 | 第28-29页 |
3.2.5 测试 | 第29-30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0-39页 |
3.3.1 木棉纤维直径 | 第30-32页 |
3.3.2 木棉纤维直径分布的讨论 | 第32-34页 |
3.3.3 不同生长部位木棉纤维直径比较 | 第34-36页 |
3.3.4 不同木棉果的平均直径比较 | 第36-37页 |
3.3.5 不同产地木棉纤维直径比较 | 第37-38页 |
3.3.6 木棉纤维中空度计算 | 第38页 |
3.3.7 木棉纤维和牛角瓜纤维直径的对比 | 第38-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木棉纤维线密度测试与评价 | 第40-47页 |
4.1 试验 | 第40-41页 |
4.1.1 试样 | 第40页 |
4.1.2 仪器与用具 | 第40页 |
4.1.3 取样 | 第40页 |
4.1.4 测试步骤 | 第40-41页 |
4.1.5 线密度计算 | 第41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41-46页 |
4.2.1 木棉纤维线密度测试结果 | 第41-42页 |
4.2.2 木棉纤维线密度与纤维生长部位的关系 | 第42-44页 |
4.2.3 不同木棉果的平均线密度比较 | 第44-45页 |
4.2.4 不同产地木棉纤维线密度比较 | 第45页 |
4.2.5 木棉和牛角瓜纤维线密度对比 | 第45-46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五章 木棉纤维强伸性能测试与评价 | 第47-62页 |
5.1 试验 | 第47-50页 |
5.1.1 试样 | 第47页 |
5.1.2 测试仪器 | 第47-48页 |
5.1.3 试样准备 | 第48-49页 |
5.1.4 测试根数确定 | 第49页 |
5.1.5 测试 | 第49-50页 |
5.2 测试结果与讨论 | 第50-59页 |
5.2.1 测试结果 | 第50-51页 |
5.2.2 木棉纤维强伸性能分析 | 第51-59页 |
5.2.3 木棉纤维和牛角瓜纤维强伸性对比 | 第59页 |
5.3 木棉纤维强伸性能影响因素讨论 | 第59-6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6.1 结论 | 第62-63页 |
6.1.1 木棉纤维形态结构 | 第62页 |
6.1.2 木棉纤维直径 | 第62页 |
6.1.3 木棉纤维线密度 | 第62-63页 |
6.1.4 木棉纤维强伸性能 | 第63页 |
6.2 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论文附录 | 第67-9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98-99页 |
致谢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