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绪论 | 第10-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1 我国及武汉市老龄化问题突出 | 第10页 |
1.1.2 未富先老,“421”家庭格局下养老资源稀缺 | 第10-11页 |
1.1.3 社区养老是应对老龄化问题最佳方式 | 第11页 |
1.1.4 用地问题是制约武汉市社区养老机构发展的主要原因 | 第11页 |
1.2 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1-12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2页 |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12-15页 |
1.3.1 研究的主要思路 | 第12-13页 |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3页 |
1.3.3 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13-14页 |
1.3.4 技术路线图 | 第14-15页 |
1.4 文献综述 | 第15-22页 |
1.4.1 国内外关于城市公益性用地的研究 | 第15-18页 |
1.4.2 国内外与社区养老机构用地相关的研究 | 第18-20页 |
1.4.3 社区养老机构用地政策梳理 | 第20-22页 |
2.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22-27页 |
2.1 社区养老机构 | 第22-24页 |
2.1.1 社区养老机构定义 | 第22页 |
2.1.2 武汉市养老方式的分类 | 第22-23页 |
2.1.3 武汉市社区养老机构的分类 | 第23-24页 |
2.2 社区养老机构用地 | 第24页 |
2.3 理论基础 | 第24-27页 |
2.3.1 福利多元主义的概念 | 第25页 |
2.3.2 福利多元主义的实际应用 | 第25页 |
2.3.3 福利多元主义与社区养老机构用地的联系 | 第25-27页 |
3.武汉市社区养老机构发展及用地现状 | 第27-35页 |
3.1 武汉市老龄化现状 | 第27-28页 |
3.1.1 武汉市人口老龄化总体情况 | 第27页 |
3.1.2 武汉市各城区老龄化情况 | 第27-28页 |
3.1.3 武汉市老龄化人口发展趋势 | 第28页 |
3.2 武汉市社区养老机构发展现状 | 第28-31页 |
3.2.1 各城区社区养老机构发展不均衡 | 第28-29页 |
3.2.2 社区养老机构多分布在老城区 | 第29-30页 |
3.2.3 多元化体制下社区养老机构的发展现状 | 第30-31页 |
3.3 武汉市社区养老机构用地现状调查分析 | 第31-35页 |
4.武汉市社区养老机构用地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35-49页 |
4.1 武汉市社区养老机构存在的用地问题 | 第35-45页 |
4.1.1 社区养老用地的供给问题 | 第35-38页 |
4.1.2 社区养老用地的选址问题 | 第38-42页 |
4.1.3 社区养老用地及房屋权属变更问题 | 第42-43页 |
4.1.4 社区养老用地及房屋置换问题 | 第43-44页 |
4.1.5 社区养老用地供后监管问题 | 第44页 |
4.1.6 小结 | 第44-45页 |
4.2 武汉市社区养老机构用地问题成因分析 | 第45-49页 |
4.2.1 对社区养老用地的公益性认识不清 | 第45-46页 |
4.2.2 社区养老用地选址面临诸多复杂因素 | 第46-47页 |
4.2.3 土地属性不确定造成社区养老用地权属变更难 | 第47-48页 |
4.2.4 中心城区用地紧张造成社区养老用地置换难度大 | 第48页 |
4.2.5 缺乏对社区养老用地监督管理机制 | 第48-49页 |
5.解决武汉市社区养老机构用地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 第49-55页 |
5.1 建立健全社区养老用地性质、用地供给途径 | 第49-50页 |
5.1.1 确立社区养老用地的公益属性 | 第49页 |
5.1.2 完善社区养老用地供给机制 | 第49-50页 |
5.1.3 搭建政社信息平台,加强用地、用房资源流通与整合 | 第50页 |
5.2 完善并落实社区养老设施用地专项规划 | 第50-51页 |
5.3 建立闲置用地流转机制并加强整理工作 | 第51-52页 |
5.3.1 建立闲置用地流转机制 | 第51页 |
5.3.2 加强闲置土地整理工作 | 第51-52页 |
5.4 完善社区养老用地及房屋配建标准 | 第52-53页 |
5.5 建立社区养老土地供前审核与供后监管机制 | 第53-55页 |
5.5.1 转卖闲置用地的行为处罚 | 第53页 |
5.5.2 改变土地使用性质的处罚 | 第53-55页 |
6.结论和展望 | 第55-57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5-56页 |
6.2 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56-57页 |
6.2.1 创新之处 | 第56页 |
6.2.2 不足之处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 第59-60页 |
附录2: 图表目录 | 第60-62页 |
附录3: 调研提纲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