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图目录 | 第11-12页 |
表目录 | 第12-14页 |
1 绪论 | 第14-20页 |
·研究背景 | 第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技术路线 | 第17页 |
·研究结构安排 | 第17-20页 |
2 文献综述 | 第20-46页 |
·乡村旅游基本理论 | 第20-30页 |
·乡村旅游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乡村旅游概念 | 第21-25页 |
·乡村旅游形式与分类 | 第25-26页 |
·乡村旅游产品 | 第26-27页 |
·乡村旅游作用 | 第27-29页 |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 第29-30页 |
·乡村旅游组织模式综述 | 第30-35页 |
·乡村旅游组织模式概念 | 第30-31页 |
·国外乡村旅游组织模式 | 第31-33页 |
·国内乡村旅游典型组织模式 | 第33-35页 |
·相关理论与实践综述 | 第35-46页 |
·旅游发展阶段理论 | 第35-37页 |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 第37-40页 |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40-43页 |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43-46页 |
3 模型构建和假设提出 | 第46-58页 |
·初步模型构建 | 第46页 |
·研究变量释义 | 第46-53页 |
·专家访谈 | 第53-58页 |
·访谈问卷设计 | 第53-55页 |
·访谈结果分析 | 第55-58页 |
4 研究的设计和方法 | 第58-66页 |
·问卷的设计过程 | 第58-59页 |
·问卷前测和调整 | 第59-63页 |
·问卷的发放 | 第59-60页 |
·前测数据分析方法 | 第60页 |
·前测的分析结果 | 第60-63页 |
·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 | 第63-66页 |
·数据收集的方法 | 第63-64页 |
·数据的分析方法 | 第64-66页 |
5 统计分析和假设检验 | 第66-114页 |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66-69页 |
·样本描述 | 第66-67页 |
·变量测量条款评价值的描述性统计 | 第67-69页 |
·方差分析 | 第69-73页 |
·受访对象的人口属性方差分析 | 第69-70页 |
·影响因子的方差分析 | 第70-73页 |
·LOGISTIC回归分析 | 第73-114页 |
·一级因子对乡村旅游组织模式选择影响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第74-76页 |
·二级因子对乡村旅游组织模式选择影响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第76-82页 |
·三级因子对乡村旅游组织模式选择影响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第82-114页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114-122页 |
·研究结论 | 第114-118页 |
·研究的实践启示 | 第118-120页 |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 第120-122页 |
·研究不足 | 第120页 |
·研究展望 | 第120-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122-130页 |
附录 | 第130-138页 |
作者简介及在校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第1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