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研究概述 | 第12-14页 |
1.2.1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介绍 | 第12-13页 |
1.2.2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应用 | 第13-14页 |
1.3 多孔碳材料的研究概述 | 第14-18页 |
1.3.1 多孔碳材料的介绍 | 第14页 |
1.3.2 MOFs构筑多孔碳的方法 | 第14-17页 |
1.3.3 源于MOFs多孔碳有利光催化活性提高的原因分析 | 第17-18页 |
1.3.4 MOFs构筑多孔碳的改性方法 | 第18页 |
1.4 半导体光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1.4.1 CdS光催化剂 | 第18-19页 |
1.4.2 TiO_2光催化剂 | 第19页 |
1.5 论文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第2章 实验研究方法 | 第21-29页 |
2.1 实验部分 | 第21-22页 |
2.1.1 实验仪器 | 第21页 |
2.1.2 实验药品 | 第21-22页 |
2.2 样品的制备 | 第22-25页 |
2.2.1 ZIF-8 的合成 | 第22-23页 |
2.2.2 CdS-ZIF-8 的合成 | 第23页 |
2.2.3 ZC多孔碳材料的制备 | 第23页 |
2.2.4 CdS-ZC的制备 | 第23-24页 |
2.2.5 TiO_2/ZC600的制备 | 第24-25页 |
2.3 催化剂的表征方法 | 第25-26页 |
2.3.1 X射线衍射(XRD) | 第25页 |
2.3.2 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能谱(EDX) | 第25页 |
2.3.3 透射电镜(TEM) | 第25页 |
2.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第25页 |
2.3.5 比表面积与孔结构分析 | 第25-26页 |
2.3.6 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 | 第26页 |
2.3.7 紫外漫反射(UV-DRS) | 第26页 |
2.3.8 荧光光谱(PL) | 第26页 |
2.3.9 表面电荷电势分析 | 第26页 |
2.4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 第26-29页 |
2.4.1 光降解亚甲基蓝实验 | 第26-27页 |
2.4.2 光降解甲基橙实验 | 第27页 |
2.4.3 光催化捕获实验 | 第27页 |
2.4.4 重复性实验 | 第27-29页 |
第3章 CdS-ZIF-8 材料的表征与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29-43页 |
3.1 引言 | 第29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29-37页 |
3.2.1 CdS-ZIF-8 催化剂物相结构表征 | 第29-30页 |
3.2.2 CdS-ZIF-8 催化剂形貌及化学组成分析 | 第30-32页 |
3.2.3 CdS-ZIF-8 催化剂骨架振动结构测定 | 第32-33页 |
3.2.4 CdS-ZIF-8 催化剂化学结合能分析 | 第33-34页 |
3.2.5 CdS-ZIF-8 催化剂多孔性质测定 | 第34-35页 |
3.2.6 CdS-ZIF-8 催化剂光生载流子迁移和复合分析 | 第35-36页 |
3.2.7 CdS-ZIF-8 催化剂禁带宽度及带边位置计算 | 第36-37页 |
3.3 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评价 | 第37-40页 |
3.3.1 CdS-ZIF-8 催化剂的光降解效率 | 第37-38页 |
3.3.2 CdS-ZIF830 催化剂光降解动力学分析 | 第38-39页 |
3.3.3 CdS-ZIF830 催化剂光催化捕获实验 | 第39页 |
3.3.4 CdS-ZIF-8 催化剂光降解MB的机理 | 第39-4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3页 |
第4章 CdS-ZC材料的表征与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43-57页 |
4.1 引言 | 第43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43-51页 |
4.2.1 CdS-ZC催化剂物相结构表征 | 第43-45页 |
4.2.2 CdS-ZC催化剂形貌及化学组成分析 | 第45-46页 |
4.2.3 CdS-ZC催化剂骨架振动结构测定 | 第46-47页 |
4.2.4 CdS-ZC催化剂化学结合能分析 | 第47-48页 |
4.2.5 CdS-ZC催化剂多孔性质的测定 | 第48-50页 |
4.2.6 CdS-ZC催化剂光生载流子迁移和复合分析 | 第50页 |
4.2.7 CdS-ZC催化剂禁带宽度计算 | 第50-51页 |
4.3 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评价 | 第51-54页 |
4.3.1 CdS-ZC催化剂的光降解效率 | 第51-52页 |
4.3.2 CdS-ZC600-30 催化剂降解动力学与吸附性能分析 | 第52-53页 |
4.3.3 CdS-ZC600-30 催化剂光催化捕获实验 | 第53-54页 |
4.3.4 CdS-ZC600催化剂光降解MB的机理 | 第5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4-57页 |
第5章 TiO_2/ZC材料的表征与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57-69页 |
5.1 引言 | 第57页 |
5.2 结果与讨论 | 第57-64页 |
5.2.1 TiO_2/ZC600催化剂物相结构表征 | 第57-58页 |
5.2.2 TiO_2/ZC600催化剂形貌及化学组成分析 | 第58-59页 |
5.2.3 TiO_2/ZC600催化剂化学结合能分析 | 第59-60页 |
5.2.4 TiO_2/ZC600催化剂骨架振动结构测定 | 第60-61页 |
5.2.5 TiO_2/ZC600催化剂多孔性质测定 | 第61-62页 |
5.2.6 TiO_2/ZC600禁带宽度及带边位置计算 | 第62-63页 |
5.2.7 TiO_2/ZC600催化剂光生载流子迁移和复合分析 | 第63-64页 |
5.3 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评价 | 第64-68页 |
5.3.1 TiO_2/ZC600催化剂的光降解效率 | 第64-65页 |
5.3.2 TiO_2/ZC600-8 催化剂光降解动力学分析 | 第65-66页 |
5.3.3 TiO_2/ZC600-8 催化剂重复性实验 | 第66页 |
5.3.4 TiO_2/ZC600-8 催化剂光催化捕获实验 | 第66-67页 |
5.3.5 TiO_2/ZC600催化剂光降解MB的机理 | 第67-6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结论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