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0-20页 |
(一)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 第10-13页 |
1. 选题背景 | 第10-12页 |
2. 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二)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三) 广场舞相关研究综述及简要评述 | 第14-20页 |
1. 研究综述 | 第14-18页 |
2. 简要评述 | 第18-20页 |
一、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阐述 | 第20-27页 |
(一)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0-21页 |
1. 城市社区 | 第20页 |
2. 广场舞 | 第20-21页 |
3. 多元共治 | 第21页 |
(二) 相关理论阐述 | 第21-27页 |
1. 多元治理理论 | 第21-24页 |
2. 外部性理论 | 第24-25页 |
3. 社会冲突理论 | 第25-27页 |
二、现代广场舞兴起的原因及其社会功能 | 第27-33页 |
(一) 广场舞的历史渊源 | 第27-28页 |
(二) 现代广场舞兴起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因素 | 第28-30页 |
1. 现代广场舞兴起的时代背景 | 第28页 |
2. 现代广场舞兴起的社会因素 | 第28-30页 |
(三) 现代广场舞的作用与功能 | 第30-33页 |
1. 宏观方面 | 第30-31页 |
2. 微观方面 | 第31-33页 |
三、昆明市城市社区广场舞的发展现状调查 | 第33-46页 |
(一) 调查设计 | 第33-35页 |
1. 问卷的设计 | 第34页 |
2. 问卷的发放和收集 | 第34-35页 |
(二) 广场舞参与者的基本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 第35-40页 |
1. 广场舞参与者的性别、年龄分布情况 | 第35-38页 |
2. 广场舞参与者的文化程度及职业分布情况 | 第38-40页 |
(三) 舞者参与广场舞锻炼基本情况的描述性分析 | 第40-46页 |
1. 舞者加入广场舞队伍的时间、每周跳舞的次数 | 第40-42页 |
2. 广场舞舞者参加锻炼的主要时段和锻炼的时间长度 | 第42-44页 |
3. 参与者锻炼时采取的舞蹈类型 | 第44-46页 |
四、昆明市城市社区广场舞开展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 第46-57页 |
(一) 昆明市城市社区广场舞开展中出现的问题 | 第46-53页 |
1. “广场舞”式的交响乐引来居民投诉 | 第46-47页 |
2. 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失败酝酿“冲突” | 第47-49页 |
3. 场地条件差与基础设施不齐全 | 第49-50页 |
4. 广场舞收费问题缺乏规范性指标 | 第50-51页 |
5. 社区对广场舞活动的宣传不足 | 第51页 |
6. 缺乏专业的舞蹈指导 | 第51-52页 |
7. 广场舞参与者的人身财产安全没有保障 | 第52-53页 |
(二) 昆明市城市社区广场舞在开展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 第53-57页 |
1. 政府部门对广场舞的发展关注不足 | 第53-54页 |
2. 公共资源在体育文化事业上的配置不合理 | 第54页 |
3. 对广场舞活动相关事宜的宣传不足或不到位 | 第54-55页 |
4. 昆明市城市社区缺乏基层民主协商自治机制 | 第55页 |
5. 缺乏专业艺术团体的指导 | 第55-57页 |
五、加强昆明市城市社区广场舞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 第57-62页 |
(一) 多元共治视角下广场舞治理的建议及对策 | 第57-62页 |
1. 政府部门 | 第57-59页 |
2. 社区居委会 | 第59-60页 |
3. 社会艺术团体及社区企业单位 | 第60页 |
4. 广场舞参与者 | 第60-62页 |
六、结论 | 第62-63页 |
附录 | 第63-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