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第一章 C-H键官能化合成含氮杂环化合物 | 第8-28页 |
| 1.1 引言 | 第8-9页 |
| 1.2 含氮杂环化合物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 | 第9-22页 |
| 1.2.1 C(sp~2)-H官能化合成含氮杂环化合物 | 第9-12页 |
| 1.2.2 C(sp~3)-H官能化合成含氮杂环化合物 | 第12-13页 |
| 1.2.3 C-H胺化合成含氮杂环化合物 | 第13-17页 |
| 1.2.4 直接芳基化合成含氮杂环化合物 | 第17-19页 |
| 1.2.5 多米诺反应合成含氮杂环化合物 | 第19-22页 |
| 1.3 结论 | 第22-23页 |
| 参考文献 | 第23-28页 |
| 第二章 钯催化配体导向C-H官能化反应 | 第28-47页 |
| 2.1 引言 | 第28-29页 |
| 2.2 碳—氧键形成 | 第29-35页 |
| 2.2.1 碘(Ⅲ)氧化剂 | 第29-32页 |
| 2.2.2 碘(Ⅰ)氧化剂 | 第32-33页 |
| 2.2.3 过氧化物氧化剂 | 第33-34页 |
| 2.2.4 氧气作为氧化剂 | 第34-35页 |
| 2.3 碳—硫键形成 | 第35-36页 |
| 2.4 碳—卤键形成(卤=氯、溴、碘) | 第36-38页 |
| 2.4.1 N-卤代丁二酰亚胺 | 第36-37页 |
| 2.4.2 CuX_2(X=Cl, Br) | 第37-38页 |
| 2.5 碳—氮键形成 | 第38-40页 |
| 2.5.1 分子内C-N键形成 | 第38-40页 |
| 2.5.2 分子间C-N键形成 | 第40页 |
| 2.6 碳—碳键形成 | 第40-41页 |
| 2.7 结论 | 第41-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7页 |
| 第三章 钯催化分子内C(sp~3)-H官能化反应合成吲哚啉 | 第47-63页 |
| 3.1 引言 | 第47-48页 |
| 3.2 实验部分 | 第48-56页 |
| 3.2.1 仪器和试剂 | 第48页 |
| 3.2.2 原料的制备 | 第48-49页 |
| 3.2.3 反应条件的优化选择 | 第49-51页 |
| 3.2.4 实验步骤 | 第51页 |
| 3.2.5 钯催化分子内C(sp~3)-H官能化反应合成吲哚啉的底物适用性 | 第51-54页 |
| 3.2.6 推测可行的反应机理 | 第54-55页 |
| 3.2.7 产物2a的X-ray单晶衍射研究 | 第55-56页 |
| 3.3 结论 | 第56页 |
| 3.4 产物的物理参数及光谱学数据 | 第56-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 附录 | 第63-65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5-66页 |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