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3-5页 |
引言 | 第5-6页 |
一、商标反向混淆侵权理论概述 | 第6-14页 |
(一)商标反向混淆侵权的含义及特点 | 第6-10页 |
(二)商标反向混淆侵权的理论基础 | 第10-14页 |
二、我国商标反向混淆侵权立法现状及不足 | 第14-20页 |
(一)以“正向”定“反向”导致判决不公 | 第14-17页 |
(二)商标混淆判定标准不统一 | 第17-18页 |
(三)传统侵权归责原则导致责任逃避 | 第18页 |
(四)侵权赔偿标准缺乏造成利益失衡 | 第18-20页 |
三、商标反向混淆侵权立法模式考察及启示 | 第20-31页 |
(一)商标反向混淆侵权立法模式考察 | 第20-24页 |
(二)对我国商标反向混淆侵权的启示 | 第24-31页 |
四、我国商标反向混淆侵权的完善建议 | 第31-36页 |
(一)明确引入反向混淆侵权理论 | 第31页 |
(二)统一规制商标混淆标准 | 第31-32页 |
(三)完善侵权归责原则体系 | 第32页 |
(四)合理设定侵权赔偿标准 | 第32-36页 |
结论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2页 |
论文摘要(中文) | 第42-44页 |
论文摘要(英文) | 第44-46页 |
后记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