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12-22页 |
1.1 引言 | 第12-13页 |
1.2 课题研究背景及现实意义 | 第13-14页 |
1.3 国内外对加斜撑冷弯薄壁型钢组合墙体抗剪震能的研究 | 第14-19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9-22页 |
2 加斜撑冷弯薄壁型钢组合墙体试验研究 | 第22-50页 |
2.1 试验目的 | 第22页 |
2.2 试件设计 | 第22-26页 |
2.3 试件材料特性 | 第26-28页 |
2.4 试验方法 | 第28-30页 |
2.4.1 试验装置 | 第28页 |
2.4.2 试验测点布置 | 第28-30页 |
2.5 加载制度及试验过程 | 第30-38页 |
2.5.1 加载制度 | 第30页 |
2.5.2 试验过程及试件破坏特征 | 第30-38页 |
2.5.3 试验现象总结 | 第38页 |
2.6 试验结果分析 | 第38-48页 |
2.6.1 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墙体顶部侧移计算 | 第39-40页 |
2.6.2 试件荷载-位移曲线的测定方法 | 第40-41页 |
2.6.3 试件数据处理 | 第41-44页 |
2.6.4 试件数据分析 | 第44-48页 |
2.7 小结 | 第48-50页 |
3 自攻螺钉的连接抗剪试验 | 第50-58页 |
3.1 试验设计与试验内容 | 第50-51页 |
3.2 试验装置 | 第51-52页 |
3.3 试验过程 | 第52-54页 |
3.3.1 A组(1.2mm厚钢板+1.2mm厚钢板)试验过程及破坏现象 | 第52-53页 |
3.3.2 B组(1.2mm厚钢板+3.0mm厚钢板)试验过程及破坏现象 | 第53页 |
3.3.3 C组(1.2mm厚钢板+3.0mm厚钢板+1.2mm厚钢板)试验过程及破坏现象 | 第53页 |
3.3.4 D组(1.2mm厚钢板+12mm厚OSB板)试验过程及破坏现象 | 第53-54页 |
3.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54-56页 |
3.4.1 各组试验的荷载-变形曲线 | 第54-55页 |
3.4.2 各组试验数据分析 | 第55-56页 |
3.5 小结 | 第56-58页 |
4 加斜撑组合墙体的有限元模型 | 第58-72页 |
4.1 ABAQUS软件简介 | 第58-59页 |
4.2 ABAQUS非线性问题分析 | 第59-61页 |
4.3 钢材微观损伤准则 | 第61-63页 |
4.3.1 钢材微观损伤准则的基本理论 | 第61-62页 |
4.3.2 钢材微观损伤准则在循环加载分析中的应用 | 第62-63页 |
4.4 薄壁杆件的有限元分析 | 第63-66页 |
4.4.1 局部坐标系下壳单元的刚度矩阵 | 第63-65页 |
4.4.2 整体坐标系下壳单元的刚度矩阵 | 第65-66页 |
4.4.3 组合墙体的总体刚度矩阵 | 第66页 |
4.5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66-70页 |
4.5.1 模型单元选取与网格划分 | 第66-67页 |
4.5.2 自攻螺钉连接模拟方法 | 第67-69页 |
4.5.3 加载方式和边界条件 | 第69-70页 |
4.6 求解结果与后处理 | 第70-72页 |
5 加斜撑薄壁型钢组合墙体有限元分析 | 第72-90页 |
5.1 加斜撑薄壁型钢组合墙体抗震性能试验的有限元分析 | 第72-80页 |
5.1.1 B1组墙体的有限元和试验对比分析 | 第72-75页 |
5.1.2 B2组墙体的有限元和试验对比分析 | 第75-77页 |
5.1.3 B3组墙体的有限元和试验对比分析 | 第77-80页 |
5.2 加斜撑组合墙体参数分析 | 第80-89页 |
5.2.1 冷弯薄壁型钢钢材强度对抗剪承载力影响 | 第80-83页 |
5.2.2 非完全支撑设置对墙体抗剪承载力的影响 | 第83-87页 |
5.2.3 墙面板螺钉间距对抗剪承载力的影响 | 第87-89页 |
5.3 小结 | 第89-90页 |
6 加斜撑冷弯薄壁型钢组合墙体设计建议 | 第90-94页 |
6.1 引言 | 第90页 |
6.2 组合墙体抗剪承载力设计值 | 第90-93页 |
6.2.1 抗力分项系数的确定 | 第90-91页 |
6.2.2 组合墙体单位长度抗剪承载力建议设计值 | 第91页 |
6.2.3 加斜撑冷弯薄壁型钢组合墙体设计建议 | 第91-93页 |
6.3 小结 | 第93-94页 |
7 结语 | 第94-98页 |
7.1 结论 | 第94-95页 |
7.2 本文研究中的创新点 | 第95页 |
7.3 今后尚待研究的问题 | 第95-98页 |
致谢 | 第98-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4页 |
附录 | 第104页 |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104页 |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104页 |
C.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重要会议目录 | 第104页 |